DC娱乐网

重庆潼南万吨级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利用项目来了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重庆市潼南区管委会正式发布了《重庆弘喜锂想能源有限公司年处理1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利用项目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重庆市潼南区管委会正式发布了《重庆弘喜锂想能源有限公司年处理1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该项目选址于潼南区梓潼街道创业大道13号,规划建设包括废旧锂离子电池储存场地、拆解线、梯次利用产品装配线、检测线及产品储存场地等设施,预计年产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产品达200MWh,标志着重庆在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重庆弘喜锂想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工信部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白名单企业——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专业锂电循环企业,依托集团在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的领先地位(保持单月回收量全国第一),已构建起覆盖报废车回收拆解、配件销售、汽车循环再制造、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B2X的完整产业闭环。其创新打造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广泛应用于乡村、城镇及大中型城市,以电池为储能组件满足多场景用电需求,为美好生活注入绿色动能。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战略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正经历从粗放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变。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该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大关,预计到2030年将超1400亿元,形成涵盖“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的全链条闭环体系。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关乎资源安全与环境保护,更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撑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2025年,工信部出台《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对企业注册资本、产能规模及环保标准作出明确规定,推动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目前,全国327个地市级行政区已设立超1万个回收服务网点,基本实现“应收尽收”,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然而,产业快速成长过程中也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梯次利用产品的安全认证、碳足迹核算等关键环节缺乏统一规范;其次是技术成本居高不下,湿法冶金废水处理、短流程工艺规模化应用等核心技术瓶颈亟待突破;此外,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低值电池回收经济性差,企业参与积极性受挫。

展望未来,行业发展将呈现三大鲜明趋势:一是技术迭代加速,固态电池回收、氢冶金等前沿技术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二是区域协同深化,成渝、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区域将率先形成跨区域回收闭环;三是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制定的行业标准与碳管理方案有望成为全球范本。据权威预测,到2030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回收产业将累计减少碳排放超1亿吨,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从“城市矿山”中挖掘资源价值,从废旧电池中重构产业生态,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正以技术创新为笔、政策引导为墨,书写着循环经济的绿色篇章。这一新兴领域不仅承载着资源安全与环境保护的使命,更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随着重庆潼南项目的落地实施,我国锂电回收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