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北交、东南、大工引领,14所理工强校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

2025年9月底,世界最高桥梁——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无与伦比的交通建设能力。此前,新藏铁路有限

2025年9月底,世界最高桥梁——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无与伦比的交通建设能力。此前,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将投资约5千亿建成第四条进藏铁路——新藏铁路。一个又一个超级工程,突显的是国家以交通激活经济,以基建促进发展的战略高度。

当然,这些难度极高的交通枢纽建成,依靠的不仅是强大的经济实力,还有先进的建造技术,离不开无数科研单位、企业、高校,以及交通建设行业工作者的攻关和奉献。

2019年颁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据此,目前已有超过100家单位被列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其中就包括14所实力不俗的高校单位。

这14所院校,均为理工强校或交通工程领域的特色院校,包括:大连海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集美大学、山东交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广州航海学院。

14所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高校

每所院校的本学层次不同,有的入选“985工程”“211工程”或“双一流”工程,也有4所“三非院校”,但都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承担相应的试点任务,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1)国内一流的理工院校

在所有试点高校中,北航、大工、同济、东南等4所院校综合实力最强,都是“985大学”,同时也是“双一流”工程的实力担当。

①东南大学

东南曾合并了(交通部)原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交通运输工程成为学校的强势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在交通运输相关领域,东南名家荟萃,建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平台。在著名的道路、桥梁及交通工程专家黄卫院士的领衔下,东南建成了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道路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分中心、现代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教育部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与此同时,东南也是传统建筑学科强校、“建筑老八校”成员之一,其建筑学、土木工程学科均有强大实力,成为交通强国建设的有效补充力量。

在交通强国建设中,东南承担了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与长效服役技术研发、快速道路管控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现代交通运输人才培育等试点任务。

②同济大学

同济的交通运输工程同样实力不俗,在学科评估中也有A-的好成绩,也是国内交通建设领域颇具实力的高校。学校早在914年的土木科就开设了道路、铁路相关交通类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创立国内第一个交通工程研究室、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造了我国第一条高速磁浮交通综合试验线。

依托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强大的学科实力,同济建成了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重交通道路耐久与安全协同创新平台等十余个重大科研平台,有钟志华院士、梁文灏院士等学术领军人物坐镇。

此外,同济和东南一样,是传统建筑学科强校,也是“建筑老八校”的成员之一,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等学科都能支撑交通建设。

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同济承担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及智慧运营关键技术、高速磁浮交通装备集成验证和综合评估平台建设、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创新人才培养等任务。

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航是工信部直属院校,除了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领域的突出优势之外,其在交通领域的实力也是不遑多让。其交通运输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车辆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

北航坚持空地一体、智能交通的发展路线,创建了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交通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车辆无人运输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前沿平台,建立了以王云鹏院士为引领的强大科研、教学团队。

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北航承担了智能交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场基础设施智能化研究、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研究等任务。

④大连理工大学

大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与建筑、水利、建设管理等紧密相连,同属于建筑工程学院。与基建相关的水利工程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大工创建了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云集了林皋院士、欧进萍院士等国家级学术带头人。

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大工承担了传统港口智慧化改造规划方案及动态实施技术研发、绿色港口多能源联合节能运行及调控关键技术研发等与自身优势领域紧密相关的任务。

(2)实力强劲的交通院校

大连海事大学、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北工大、武理工、长大等为“211大学”,整体实力相对于“985大学”而言稍弱,但其交通运输及相关学科的实力却同样强劲。

①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大是交通运输部直属高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实力突出,在交通领域的实力也是不遑多让。交通运输工程是大连海大的最强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学校创建了交通运输部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滨海交通智能监测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大连海大承担了无人驾驶货物运输船舶技术研究、智慧港口与自动化码头技术研究、航海保障技术研究、海运船舶污染测控技术研究、绿色港口与航运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人才培养与智库建设等任务。

②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大是正宗的“交通大学”,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同宗同源,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学科实力无出其右者。其交通运输工程在学科评估中获评最好的A+,连续四次全国学科排名第一,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西南交大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建成了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平台,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余人才。在交通强国建设中,西南交大承担高速列车安全保障关键理论与技术、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建设等任务。

③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大同样是原“交通大学”的源流之一,办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的“铁路管理传习所”。作为近代铁路管理教育的发祥地,经过百余年的积淀,北京交大形成了以铁路为优势和特色,交通运输工程在学科评估中为A-。

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北京交大主要承担智能轨道交通平台建设与技术研发、综合交通网络协调运营与服务研究平台建设轨道交通安全保障平台建设与技术研发、国际交通人才培养等任务。

④北京工业大学

北工大则凭借“土木工程”人选“双一流”,该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其交通运输工程实力也不差,在学科评估中为B-。学校与北京交委攻坚交通学院,建成了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城市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城市交通协同运行及超算协同创新平台等高水平科研基地。

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北工大承担了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技术研究、城市道路绿色建养与智能运维技术研究、城市交通数字化人才培养等任务。

⑤长安大学

一直以来以,长大都是以交通,尤其是公路交通为优势学科的特色院校。长大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多个部位共建高校,合并了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校的交通运输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有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态安全屏障区交通网设施管控及循环修复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数字化工程研究中心等十余个省部级以上专业化学科平台与科研机构。

在交通强国建设中,长大承担了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技术研发与应用、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绿色智慧公路科研平台培育等任务。

⑥武汉理工大学

武理工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合并了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其建材、交通、车辆等领域的实力都十分强劲。武理工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B+,拥有一支以严新平院士领衔的高水平学科队伍,建有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港口装卸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并共建水路交通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在交通强国建设中,武理工承担了水路交通安全智能技术与装备工程化、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工程技术与装备研发、交通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等任务。

(3)颇具实力的行业特色院校

集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广州航海学院等四小,暂未入选“双一流”建设,但也凭借在交通运输学科领域的优势,被列为试点单位。

集大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等部门共建高校,曾合并集美航海学院等院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干学科,创建了海上交通运行智能控制与仿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学校承担了通航风险分析与应急管理技术研究、跨海通道工程建造关键技术研发、海上交通人才培养等交通强国建设任务;

重庆交大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拥有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及多个省部级平台,在交通强国建设中承担山区桥隧智能建造与运维关键技术、山区交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等任务;

山东交院是原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国重汽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建有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大数据分析与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交通运输行业省部级平台,承担了陆上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建造与长期服役性能提升、基于航运互联网的船舶智能运维服务关键技术等任务;

广航的前身是始于1964年创办的广州海运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均为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正在以学校为基础创建广州交通大学。学校创建了广东省港口海岸高性能结构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近海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承担起粤港澳大湾区航运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平台建设、严酷海洋环境下交通载运装备蚀损控制与防护研究平台建设等任务。

建设交通强国是百年大计,需要大量的单位、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以技术攻关、培养人才为主要职责的高校,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期待在这14所高校,以及更多院校、科研机构的引领下,我们将看到一个所向披靡的交通强国。

评论列表

beihu
beihu 3
2025-10-12 17:22
捧着臭脚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