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黄梅戏的起源地,到底是安徽安庆,还是湖北黄梅县?

黄梅戏的起源地,到底是安徽安庆,还是湖北黄梅县?黄梅戏图片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一说是湖北黄梅,一说是安徽安

黄梅戏的起源地,到底是安徽安庆,还是湖北黄梅县?

黄梅戏图片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一说是湖北黄梅,一说是安徽安庆。黄梅戏是由山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等农村民间艺术相互影响并逐步发展形成的一个剧种。

最早的黄梅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团体,只是在宿松、怀守的皖江一带(现在的安庆地区)的一些农民或者手工业艺人,用山歌、茶歌等结合旱船、龙舟民间歌舞形式,在闲暇时间或者节庆庙会上进行演出。

清嘉庆后,随着弋阳腔和徽调开始向外传播,结合湘皖赣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等,黄梅戏的雏形就此形成了。

到了辛亥革命后,黄梅戏的演出活动开始渐渐职业化、成熟化,规范的班社迅速发展,并逐渐从农村转移向大城市,曾在北京与京班合作演出,也曾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的影响。

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

因此,在这一时期,黄梅戏在演出的内容与表演形式,以及剧目的编排上,都较原先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简单、真实、流畅,极具地方特色的黄梅戏表演体系,沿袭至今。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江淮官话。

在唱腔方面,黄梅戏的唱腔也属板腔体,有主腔、花腔、三腔三大腔系。这三大腔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主腔、花腔、三腔三大腔系

而在表演风格方面,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腻,清新自然,富有真实的生活气息,较为通俗易懂。它虽然也如同京剧一般有着明确的行当划分,但演员却没有严格分行。并且黄梅戏妆容重眉眼神韵的描绘,晕染细致,多施淡妆。

另外,黄梅戏也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较为著名的曲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等。

《夫妻观灯》

事实上,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早有定论。

早在2006年6月,原国家文化部为湖北省黄梅县和安徽省安庆市同时颁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也就是既认可湖北黄梅作为起源地,也认可安徽安庆为黄梅戏的发展壮大做出的贡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两地也按照“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于安徽安庆”的说法,结合自身特点,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黄梅戏发展方面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而在今年8月,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宣传视频称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且派生出安徽黄梅戏,这引发了安徽网友的质疑,认为这个说法忽略了安徽安庆黄梅戏的代表性,从而爆发了一次网络大讨论。

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而我作为一名外省的第三方人员,我的观点是,既然国家已经从多方面认证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那么这个结果我们应该承认,但我们从小所接触的《天仙配》、《女驸马》等黄梅戏曲目,只知道是来自安庆的。因此,安庆为黄梅戏发展壮大所作出的贡献,不应该被忽略!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