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秋两季,“春困秋乏”就成了口头禅。但如果这种疲劳感特别严重,持续时间很长,甚至伴有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等不适,那么,它可能就不是普通的季节现象,而是“肾亏”的一种巧妙伪装。
一、为什么“肾亏”爱在春秋季“现形”?我们可以把身体的能量系统比喻成一座城市的供电网络。春秋时节,气温变化大,人体需要调动更多的能量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这就好比城市在用电高峰期的负荷会陡然增加。
春秋两季就像是一面“放大镜”,将你平时可能忽略了的身体根基问题清晰地暴露出来。比如,夏季过度贪凉冷饮,损伤了阳气;或冬季保养不当,未能有效封藏精气,都会为来年春季的“困乏”埋下伏笔。
二、如何分辨是“真春困”还是“伪装的肾亏”?看程度: 普通的春困秋乏,程度较轻,通过调整作息、增加户外活动就能有效缓解。
看伴生症状: “伪装的肾亏”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硬件”症状:比如特别怕冷,手脚冰凉;腰部和膝盖感觉酸软或发凉;夜尿增多,或喝点水就频繁上厕所;记忆力也感觉大不如前。
看缓解方式: 普通困乏补一觉就好很多,而根源性的疲劳,即使睡很久醒来依然感觉疲惫。
如果疲劳感突出,且符合上述几条症状,那么就需要高度警惕,你的疲劳根源可能更深。
三、现代生活如何导致“肾亏”易感体质?熬夜成瘾: 现代人睡眠时间普遍推迟,深夜不睡,严重干扰了肾的修复和储存。
饮食不节: 嗜好冷饮、奶茶,过多摄入生冷瓜果,这些寒凉之物进入体内,需要消耗大量阳-气去暖化,长期如此必伤肾阳。
压力山大: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不安,会持续消耗肾中精-气,导致能量储备日益枯竭。
过度劳累: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长期超负荷运转,都是在提前支取生命的“本金”。
四、如何应对这种“伪装的疲劳”?基础应对:
春季: 适当晚睡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舒展筋骨,帮助阳气生发。
秋季: 转向早睡早起,注意滋阴润燥,保持情绪安宁,为阳气收敛入肾做准备。
通用法则: 无论何时,避免熬夜都是第一要务。饮食上忌食生冷,多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

根本调理:
其核心在于温补肾阳,增强身体的能量基础。例如,像固肾合剂,通过温补肾阳来增强身体的能量基础,从而改善那种源于深处的、持续性的疲劳状态。
总结:
别再轻易地把所有疲劳都归咎于季节。学会倾听身体发出的深层信号,从巩固自身的能量根基入手,才能彻底告别那种“睡不醒的春天”和“缓不过来的秋天”,真正享受四季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