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岛内举办“台海兵推”,解放军收复一岛又一岛,台军迟迟不敢开第一枪

近日,“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把台美日三地共17名退役将领凑到了一起,举办了一次“大规模两岸军事冲突兵棋推演”,这场兵推据

近日,“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把台美日三地共17名退役将领凑到了一起,举办了一次“大规模两岸军事冲突兵棋推演”,这场兵推据说耗时一年准备,参与者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都曾深度参与台海军事事务,对台海局势有所了解。

但推演下来,各方都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目前台军要和解放军硬碰硬,那就是鸡蛋碰石头。

前“陆军司令”胡镇埔

这次推演的背景设定在2030年,并且假设台湾方面届时已从美国引进了一系列新的军事装备,包括陆基“鱼叉”导弹、“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以及新购的F-16战斗机。推演背景同时设定,岛内无人机等不对称作战能力,也大致形成了战力。

在推演过程中,模拟“红军”在初期攻势下,派遣舰艇先收复台湾周边防务薄弱的离岛,并采取联合直升机、伞降和两栖攻击的方式,收复澎湖、东沙岛等战略要地。而台军忍着迟迟没开枪,只以“并航”方式试图驱离。

解放军登陆演习

对此,媒体在兵推结束后追问,“红军”收复东沙岛,“台湾组”为何毫无作为?

担任“台湾组”主推官的胡镇埔解释称,台军若贸然开第一枪,反而会“给大陆挑起冲突制造借口”。台方绝对不负起开战的责任,以免拖累美日等国家卷入战争。

他还表示,台军不能让东沙影响到台湾本岛的整体防卫,所以才按兵不动。实际上,胡镇埔这么说,无非是给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避免当“出头鸟”。通过这样的推演也可以看到,与解放军相比台军的战力不堪一击。

台军兵推

台媒称,这10年来,美国国防部以及一些西方智库,对台海战争进行了不计其数的兵推,但结局往往是,台军加上美军的驰援,也难以成功对抗解放军。“汉光”兵推中,台军的胜率会大大提高,但这样的推演结果就像“白日梦”一样脱离现实。

而这次的推演,虽然属于民间智库组织,但其不必顾虑配合台湾当局的立场,反而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台海形势的严峻性。

而当美国智库进行类似推演时,常常以兜售武器为目的。去年,美国智库CSIS与“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进行的兵推结果显示,即便美军出兵驰援,台军也得靠自身兵力作战,至少撑住1个月甚至2个月。

他们顺势建议:台湾得尽量多囤“鱼叉”导弹这类反舰利器,不然难以抵挡解放军封锁的压力。显然,美国兵推是为了从台湾那多捞点好处。

特朗普

更不用说,美国方面对于出兵保台有附加条件。参与这次兵推的美国前太平洋总司令布莱尔表示,美国会不会介入台海战争,取决于冲突爆发的原因,以及台湾本身是否有“自卫”意志。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对于“是否出兵保台”这个问题三缄其口,甚至都没能像布莱尔 一样,给出几个条件。

台军演习

对于台湾而言,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局势时,如何避免与大陆发生冲突成为了关键问题。台湾《联合报》也发问:民进党当局是否还要加剧这种紧张氛围,继续让岛内民众暴露在可能擦枪走火、兵凶战危的风险中?

面对未来可能的挑战,台媒给出了2个可行的选择:首先,绝不能以应对风险为由,转化内部矛盾;其次,需要通过经济、文化交流缓和两岸紧张关系,增加彼此联系,促进共同发展。只有通过构建互信,台湾才能真正减少战争爆发的可能。

在两岸关系高度紧张的当下,如何找到和平共处的方式至关重要。岛内学者林谷芳提出,大陆对两岸分裂意图的容忍是有限的,台湾需谨慎对待。“一旦开战,台湾必然万劫不复”。

最后,说句实话,两岸僵持不下对谁都没好处。联结经贸和交流才是双赢之道,只有走出恶性循环,才不至于让台湾百姓一直活在兵凶战危的阴影下。真到了那步田地,可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