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射击游戏爱好者而言,《深渊之潮》的初印象足够亮眼 —— 朋克风格的武器设计自带视觉吸引力,厚重的金属质感搭配贴合深海场景的细节,让武器不仅是工具,更有场景代入感。
其射击体验的核心优势在于 “反馈扎实”,不同武器的后坐力、音效与视觉效果区分清晰,比如霰弹枪的厚重打击感与动力步枪的流畅连射感形成鲜明对比,不会出现 “换枪如换皮” 的单调感。

更关键的是武器玩法的可拓展性,每把武器除基础射击模式外,还有着副射击模式,而且主副射击模式都各有三种模组可供选择。无论是追求清场效率的范围输出,还是针对 Boss 的爆发伤害,都能通过模组搭配实现,这种 “按需定制” 的设计让射击过程始终保持爽感,尤其在面对集群敌人或突破战场僵局时,能直观感受到武器构筑的价值。

多人联机则是放大游戏乐趣的关键。四人组队时,玩家可划分 “输出、辅助、控场、坦克” 等职能,通过配合产生 1+1>2 的效果 —— 辅助角色的回血能力保障团队续航,坦克的护盾为输出创造安全环境,控场角色的控制技能能打断 Boss 关键攻击。这种协作模式让原本单调的闯关过程变得更有策略性,也让 Boss 战从 “艰难刮痧” 转变为 “团队配合的成就感”,是多数玩家认可的核心体验亮点。

尽管射击爽感突出,但游戏的内容厚度难以支撑长期游玩,首当其冲的是关卡设计的单薄。作为 PVE 射击游戏,核心地图数量有限,所谓的 “随机关卡” 本质是固定地图的顺序重组,从地图布局到敌人刷新位置,重复游玩几次后就能摸清规律。任务目标也十分单一,即便进入多人模式,也只是简单提升怪物血量,未在关卡流程或任务类型上做创新,玩久了很容易产生疲劳感。

肉鸽元素本是弥补关卡重复的重要手段,却因设计深度不足未能发挥作用。局内成长以元素祝福为核心,玩家需选定单一属性(如火焰、冰霜)后持续强化,虽同属性叠加能获得数值增益,但不同属性间完全无联动可能,无法实现 “属性组合产生新效果” 的策略玩法。而且局内获取增益的途径单一,仅有商店房可购买 buff,且效果微弱,对比传统肉鸽游戏中 “通过不同房间自主规划成长路线” 的设计,本作的肉鸽系统更像 “数值叠加工具”,难以带来每局不同的新鲜感。

游戏在单人与联机模式上的体验差异极大,单人模式几乎是 “体验折扣版”。由于缺乏队友的续航、控场支持,战斗沦为单纯的 “突突突”,尤其面对 Boss 时,不仅没有血量适配调整,部分攻击范围还比联机模式更广,容错率极低。玩家往往需要反复尝试,依靠 “磨血” 才能通关,过程枯燥且成就感薄弱,完全无法体现游戏的核心乐趣,对于偏好单人游玩的玩家而言,性价比明显不足。

长线成长系统也存在 “刷度过高” 的问题。局外强化角色基础属性,需要消耗 “灵魂碎片”材料,而这种材料只能通过重复刷关卡获取,单次属性提升所需的材料量,往往需要连续挑战 8-10 局普通关卡才能凑齐,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武器模组解锁则依赖完成里程碑任务,如 “累计击杀指定数量敌人”“持续使用某武器特定时长”,任务流程机械重复,且无额外奖励,很容易让玩家失去持续游玩的动力。

虽然可以通过每次完整通关游戏可获得的盐水罐道具增加深度,但也仅仅只是增加了怪物的数值与部分BOSS的机制,并没有做到改变游戏的玩法与角色的强度。最终只能成为 “锦上添花” 的点缀,无法弥补关卡与敌人种类匮乏带来的内容单一性。

《深渊之潮》是一款定位明确的 “多人联机射击爽游”,凭借扎实的射击反馈与协作玩法,能满足固定开黑小队的短期娱乐需求,尤其适合追求简单爽感、不纠结长线内容的玩家。但受限于关卡重复、肉鸽深度不足、单人体验拉胯、长线刷度过高等问题,其长期游玩价值被明显制约,很难让玩家保持持续投入。

若你有稳定的联机伙伴,且能接受 “短期爽玩后内容耗尽” 的情况,可在折扣时入手;若偏好单人游玩,或追求肉鸽游戏的策略深度与内容丰富度,建议观望后续更新,或优先选择其他同类成熟作品。

优点:
1.独特的蒸汽朋克与深海元素结合的美术
2.同类作品难以达到的射击体验
3.高定制化且风格迥异的武器
缺点:
1.内容过少,可玩度不足
2.单人过于坐牢,过于依赖多人组队,同时不提供AI队友
3.肉鸽要素存在感太低,内容过于固定,重复度较高
只推荐有固定联机搭子的小伙伴购买,独狼玩家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