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节后状态差:起不来、吃不下、不想干活? 3招帮你快速回血!

早上7点的闹钟响了四五次,才迷迷糊糊地找到手机按掉;挣扎着爬起来热好早餐却完全没有胃口。坐在工位上打开电脑,盯着文档半小

早上7点的闹钟响了四五次,才迷迷糊糊地找到手机按掉;挣扎着爬起来热好早餐却完全没有胃口。坐在工位上打开电脑,盯着文档半小时,什么事也没干成……你是不是也在假期结束后陷入了这种“全身没力气”的状态?

不用慌,不是你变懒了,只是“节后综合征”找上了门。它不是疾病,只是身体和心理对假期作息突变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不适症状。它属于短暂的身心适应障碍,通常在节后几天内最为明显,多数人在一周内可逐步缓解。

但如果你想更快地摆脱这种状态,不妨看看这篇针对“起不来、吃不下、不想干活”三个问题的攻略,让你快速从“瘫着”的模式切回正常节奏。

作息篇:告别节后困倦有妙招

节后第一天被闹钟催着起床,感觉像“没睡醒”,到了上午还昏昏沉沉,只能靠咖啡硬撑,其实是身体的生物钟还没转过来。假期里要么熬夜刷剧、要么聚会到深夜,不知不觉就养成了“凌晨睡、中午起”的习惯,突然切换到工作日的早起节奏,身体根本“反应不过来”。更糟的是,白天靠咖啡提神,晚上反而更难入睡,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想让身体生物钟快速适配上班/上学时间,可以试试这三个小方法:

固定起床时间:不管前一晚睡得多晚,第二天都按工作日时间起床,白天不补觉。实在困倦,可在午后眯10-15分钟。

渐进式调整睡眠:每晚比前一晚提前15-30分钟上床,比如第一天0点睡,第二天23:45睡,逐步靠近目标作息。

睡前“断联”:睡前1小时不再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可通过泡脚、读纸质书等方式放松,帮助入睡。

饮食篇:肠胃恢复元气三要点

假期里大鱼大肉、火锅烧烤样样都来,聚会时奶茶、甜点也少不了,高油高糖的食物让肠胃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消化功能慢慢变弱。等节后突然切换到常规饮食,肠胃一时适应不过来,就会出现“没胃口”“腹胀”等问题。要是这时候因为没胃口就不吃,或者饿极了又暴饮暴食,只会让肠胃更难受。

注意这三个方面,帮你缓解肠胃负担,恢复身体活力:

回归“清淡饮食”:减少高油、高糖、高盐食物,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优质蛋白(如鸡蛋、鸡胸肉)和全谷物(如燕麦、糙米)。

规律三餐时间:按工作日的吃饭时间进食,比如早餐 7:30、午餐12:00、晚餐 18:30,避免饿到暴饮暴食或过饱影响状态。

主动补充水分:每天喝够1500-2000ml温水,少喝奶茶、碳酸饮料,帮助促进肠胃蠕动,改善身体代谢。

心态篇:三招平稳过渡“切换延迟期”

假期处于“无任务压力、纯放松”的状态,大脑无需处理工作、学习相关的复杂信息,长期下来会进入“低负荷运转模式”。节后突然面对待办任务、 deadlines、人际沟通等,大脑需要从放松模式切换到高效模式,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抵触感,表现为“不想动、拖延、做简单事也出错”,并非“懒”,而是大脑的“切换延迟”。

这时不用强行逼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可以用以下方法逐渐减少对工作、学习的抵触感,平稳进入日常节奏:

先做简单任务:开工、开学第一天,别直接挑战复杂任务,可从整理文件、回复消息等简单事入手,完成后会更有信心推进其他事。

预留缓冲时间:提前1-2 小时回到工作、学习环境,比如整理书桌、规划当天任务,避免匆忙带来的焦虑。

加入正向暗示:每天花2分钟告诉自己“先做好今天的事,慢慢就能找回状态”,避免反复想 “不想上班/上学”,减少负面情绪内耗。

节后第一天的“没状态”,本质是身体和心理在“换挡”的正常反应,不用因此自我否定。按今天说的方法试试:明天固定时间起床、吃碗热乎的清淡早餐、从一件小事开始干活。你会发现,状态会比想象中恢复得快。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节后第一天最头疼的是“起不来”“吃不下”还是“不想干活”?有没有试过什么实用的调整方法?评论区一起聊聊~

参考来源:

https://www.news.cn/politics/20251007/1562f7ef0ce34f0aa3a9f35328bb560d/c.html

2024-10-08 云南共青团 《不想起床、不想上学、上班?原来是确诊“节后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