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有点失望。
2024年3月,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规定是,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
简单说,就是快递要送上门,不能未经同意就放驿站或快递柜。
这个规定出台时,网友们一片叫好。终于不用跑到小区门口取快递了,终于不用爬楼梯去拿快递了。
但现在,新规实施一年多了,情况怎么样?
很多人的答案是,没什么变化。
看完背后的三个问题,你就明白为什么了。

为什么快递员不愿意送上门?
答案很简单,因为送不起。
有记者跟随一位快递小哥工作了一天。早上不到7点,他就开始分货装车。一辆电动三轮车,能装200多件快递。
这200多件快递,要在一天内送完。算一下时间,平均每件只有3分钟。
3分钟要干什么?找到地址,上楼,敲门,等开门,交接快递,下楼。如果遇到没人在家,还要打电话联系,或者再跑一趟。
这3分钟够吗?
根本不够。
所以,快递员的选择很现实,把快递统一放到驿站或快递柜,然后发短信通知。这样一来,200多件快递,半天就能送完。
但如果每件都送上门呢?
快递小哥说得很直白,"一天送不完,而且收入还会减少。"
为什么收入会减少?
因为快递员的收入是按件计算的。普通快递,送一件赚0.8到1元。如果放驿站,虽然要给驿站0.3到0.5元的费用,但省下的时间可以送更多的件。
算一笔账,送上门一天能送150件,放驿站一天能送250件。虽然每件少赚0.3元,但总收入反而更高。
更关键的是,送上门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收件人不在家怎么办?电话打不通怎么办?等了半天不开门怎么办?
这些都是时间成本。
所以,快递员不是不想送上门,而是送不起。

快递员不送上门,快递公司就不管吗?
不是不管,是管不了。
新规出台后,消费者的投诉确实增加了。福州市邮政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后,平均每月各种申诉件高达3000件。
但投诉归投诉,快递公司的困境依然存在。
困境是什么?价格战。
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各大快递公司拼命压低价格。有的电商快递,一件只收0.8元。
0.8元能干什么?
扣掉人工、油费、场地费、管理费,快递公司基本不赚钱,有的甚至亏钱。
在这种情况下,快递公司怎么要求快递员送上门?
送上门意味着时间成本增加,意味着人手要增加,意味着成本要上升。但收入没有增加,甚至还在下降。
所以,快递公司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表面上要求快递员按规定执行,实际上对放驿站的行为并不严格管理。
有快递公司负责人私下说,"新规的目的虽好,但现实是残酷的。"
翻译一下就是,我们也想做好,但真做不到。

其实,消费者的态度也很复杂。
有人坚决要求送上门。理由很简单,我花钱买的快递,凭什么让我自己去取?
但也有人觉得放驿站挺好。理由也很实在,白天上班不在家,快递员送来也收不到,不如下班路过驿站顺手取一下。
还有人担心隐私问题。快递员上门,会不会看到家里的情况?会不会暴露个人隐私?
所以,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元的。
新规的初衷是保护消费者权益,但实际执行中,很难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有专家建议,快递公司应该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在下单时,让消费者选择投递方式,是送上门还是放驿站或快递柜。
但问题是,目前很多快递公司并没有这个功能。即使有,快递员也不一定会严格执行。
所以,新规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看完快递新规的执行情况,有三点观察。
第一,好的政策,需要配套措施。
新规的初衷很好,但缺少配套措施。
比如,快递员送上门,成本谁来承担?消费者愿不愿意多付钱?快递公司能不能提高快递费?
这些问题不解决,新规就很难真正落地。
现在的情况是,政策要求送上门,但没有相应的成本支持。快递员和快递公司,都很为难。
第二,行业内卷,受伤的是末端。
快递行业的价格战,已经打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件快递0.8元,这个价格在全球都是最低的。
但低价的代价是什么?是快递员的收入越来越低,是服务质量越来越差,是整个行业的内卷。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320亿件,实现业务收入1.2万亿元。
这么大的市场,为什么快递员还这么辛苦?为什么服务质量还上不去?
因为钱都被价格战消耗掉了。
第三,监管执法,需要更有力度。
新规出台了,但执法力度不够。
对于不送上门的行为,新规规定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但现实中,有多少快递公司被罚了?有多少快递员被处理了?
如果违法成本太低,新规就只是一纸空文。
所以,监管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否则,新规就会沦为摆设。

快递新规实施快一年了,但很多人的快递还是没送上门。
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也不是某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
价格战导致快递公司没利润,快递员没动力,消费者没服务。
新规的出台,是想改变这个局面。但改变,需要时间,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快递公司要提高管理水平,快递员要提升服务质量,消费者要更加理性,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只有这样,快递才能真正送上门,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打通。
说实话,这条路还很长。但至少,我们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