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凤姐的两次落泪,道尽了她的委屈!

在《红楼梦》中,作为荣国府代理管家的王熙凤,俨然是最累的一位女子。作为封建社会之下大家族的媳妇,她得尽儿媳妇的职责,孝敬

在《红楼梦》中,作为荣国府代理管家的王熙凤,俨然是最累的一位女子。作为封建社会之下大家族的媳妇,她得尽儿媳妇的职责,孝敬公婆、关心小姑子,服侍丈夫,哄老太太开心。而除了这些繁琐的礼节之外,荣国府上下众多的差事,亦是她一手处理。

或许,明白了她的繁忙,我们才能理解,即使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想要引荐刘姥姥与凤姐见面,也会如此艰难,走等右等的等她吃饭的功夫了。

世人都说,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但在凤姐身上,果真如此吗?或许,我们通过在前八十回中,凤姐所流的两次眼泪,便能明白。

一、贾母给凤姐庆生,贾琏给她带来意外的惊喜。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对于凤姐而言,俨然是一个高光时刻。因为荣国府最年长的老太太,贾母亲自号召众人凑分子给她庆生,如此一幕,可谓在贾府之中是独一份。

这一天,被奉为座上宾的凤姐春风得意,面对众人的敬酒也是高兴的应承着,只是庆祝的人太多,即便凤姐酒量有几分,也挡不住众人的死灌。

所以她,便撒了个谎,借口回家换衣裳,在平儿的陪同下,往小院走去。只是刚进入小巷之中,凤姐老远便看见了一个丫鬟,神色慌张的,见了她不仅不问好,反而往回跑。

小丫鬟的如此举动,又怎能逃过凤姐的眼睛?而在一番拷问之下,凤姐终于得知了实情。

原来丈夫贾琏趁她不在的时候,在家与小厮鲍二的媳妇好上了,而这个丫鬟,便是被派来望风的。

得知这个消息后,凤姐心中引起了无名之火,急忙向房间走去。而当她来到窗外的时候,正好听见了这样一番对话。

便蹑手蹑脚的走至窗前,往里听时,只听里头说笑。那妇人笑道:“多早晚你那阎王老婆死了就好了。”

贾琏道:“他死了,再娶一个也是这样,又怎么样呢?”

那妇人道:“他死了,你倒是把平儿扶了正,只怕还好些。”

贾琏道:“如今连平儿他也不叫我沾一沾了。平儿也是一肚子委曲不敢说。我命里怎么就该犯了‘夜叉星’。”

面对如此一幕,对于凤姐而言,自然,由贾母给她庆生的喜悦早已荡然无存了;而作为一个要强的女子,在这一刻诚然是心寒的。

当然,作为封建社会之下的女子,作为大家族中的儿媳妇,会有人认为。如贾琏这样的公子哥,三妻四妾原本就是很正常的。比如他的父亲贾赦;他的兄弟贾珍。

但试问,无论是贾赦,还是贾珍,作为他们的正室,如邢夫人、尤氏,需要如凤姐这样委屈求全、抛头露面的拼搏吗?

或许,凤姐之所以失望,之所以如此强势,也正是源于贾琏的无能;但面对这一切,凤姐无力改变。

面对贾琏与鲍二家的厮混,面对他们二人的诅咒,凤姐撒泼,弄得琏二爷丢了颜面,他反倒破罐子破摔,拿起剑便追着凤姐,想要杀了她再自杀,一了百了。

而最终,如此一幕闹到贾母这里,当众人得知事情的真相之时,又有谁,真正站在了凤姐这一边呢?即便是一向疼爱她的贾母,也不过是带着宽慰的说道:“世人打小就这么过来的,都是我让凤丫头喝多了酒”。

二、替尤氏挽回颜面,却成了众矢之的。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描述了贾母八十大寿生日的一幕。在这期间,宁国府负责接待男客,荣国府负责接待女客,也是因此,无所事事的尤氏,才特意来到荣国府帮忙。

而这一天晚上,当她来到大观园的时候,却无意间发现,这里的大门未关,上面挂着灯笼,地下点着蜡烛,但看门的人,都毫无踪影。

面对这一幕,出于安全考虑,尤氏特意让跟着的丫鬟去传换人来,却不成想,这个小丫鬟找来找去,并未找到看门的人,只是找到了两个正在分菜的婆子。

得知小丫鬟的来意后,两个婆子不为所动;尤其在得知她是尤氏的丫鬟后,更是多了一份轻蔑。她们不仅不愿去传唤人,反而与丫鬟对骂起来,声称:

什么‘清水下杂面——你吃我也见’的事,各家门,另家户,你有本事,排场你们那边人去。我们这边,你们还早些呢!”

如此一番言语,被丫鬟如实告知了尤氏,自然,这让作为宁国府主母的她,怎能不生气呢?所以,她在第一时间,便要让人叫来凤姐,评一评这个理。

好在一旁的袭人、宝钗等人极力安慰,才打消了她的决定。原本这件事便好一段落了。

谁曾想,当周瑞家的得知这件事后,却特意告诉了凤姐。

作为荣国府的代理管家,得知尤氏被自己家的奴才羞辱,自然要替其主持公道。所以,她放下决定,让人记下这两个婆子的名字,等贾母的生日过后,在捆到尤氏面前,听其发落。

面对尤氏受辱,凤姐的如此做法自然是得体的。但就是这件在任何人看来,都中规中矩、得体的处理,却成了凤姐最心寒的一幕了。

邢夫人直至晚间散时,当着许多人陪笑和凤姐求情说:“我听见昨儿晚上二奶奶生气,打发周管家的娘子捆了两个老婆子,可也不知犯了什么罪。论理我不该讨情,我想老太太好日子,发狠的还舍钱舍米、周贫济老,咱们家先到折磨起老人家来了。不看我的脸,权且看老太太,竟放了他们罢。”说毕,上车去了。

谁能想到,作为凤姐婆婆的邢夫人,竟然会因为这两个犯了事的婆子,而当众给她难堪呢?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作为姑妈的王夫人,以及当事人尤氏二人的冷漠举动。

凤姐听了这话,又当着许多人,又羞又气,一时抓寻不着头脑,憋得脸紫胀,回头向赖大家的等笑道:“这是那里的话。昨儿因为这里的人得罪了那府里的大嫂子,我怕大嫂子多心,所以尽让他发放,并不为得罪了我。这又是谁的耳报神这么快?”

在这件事中,诚然有周瑞家的、林之孝家的公报私仇之心,因为她们的挑拨,才导致事情演变成了如今的一幕,但是,作为凤姐最亲密的婆婆邢夫人,当着众人的面让凤姐如此难堪,这实在让凤姐难以接受。

王夫人因问为什么事,凤姐儿笑将昨日的事说了。尤氏也笑道:“连我并不知道。你原也太多事了。”【凤姐好心替尤氏挽回颜面,却不曾想,事到如今,连这位当事人也丝毫不念她的一片好心,成为一位冷漠的看客。】

凤姐儿道:“我为你脸上过不去,所以等你开发,不过是个礼。就如我在你那里有人得罪了我,你自然送了来尽我开发。凭他是什么好奴才,到底错不过这个礼去。这又不知谁过去没的献勤儿,这也当作一件事情去说。”

王夫人道:“你太太说的是。就是珍哥儿媳妇也不是外人,也不用这些虚礼。老太太的千秋要紧,放了他们为是。”说着,回头便命人去放了那两个婆子。

而姑妈王夫人的果断放人,无疑是全盘否定了凤姐的处理方式。

可见,在这件关乎尤氏体面的,在众人看来毫无瑕疵的事件处理中,凤姐受到了怎样的委屈。

而这样的一幕,也导致了这位一向坚强的凤姐,回到家中便掩面而泣了。毫无疑问。在这一刻,凤姐的内心是绝望的,绝望于众人的冷漠,人心的险恶。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亦是如此。

小结:

作为贾琏的正室,王熙凤虽然称不上贤妻良母,但也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心里、眼里唯有贾琏一人,只是显然,她的忠心,她的付出,作为丈夫的贾琏,是毫不在意的。

而作为荣国府的代理管家,为荣国府大小事日夜操劳的她,不仅得不到婆婆的认可,就连自己的姑妈,荣国府的当家人王夫人,也对她落井下石。

或许,我们从凤姐这两次落泪中,便能体会出,作为封建社会之下大家族的儿媳妇,其生存环境究竟有多么的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