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我懵!万圣节:扮鬼我会,它庆啥?

现在街上的万圣节氛围越来越足:有人穿成丧尸逛奶茶店,有人顶着南瓜头挤地铁,连小区楼下的便利店都摆上了骷髅头装饰。但问起身

现在街上的万圣节氛围越来越足:有人穿成丧尸逛奶茶店,有人顶着南瓜头挤地铁,连小区楼下的便利店都摆上了骷髅头装饰。

但问起身边朋友“万圣节到底庆祝啥”,十个人里九个只会说“扮鬼、要糖”,至于南瓜灯啥意思、“万圣”的“圣”是谁,全是一脸懵。

今天就来扒扒这个“越搞越疯”的节日,顺便聊聊它怎么从“纪念亡魂”变成了现在的“狂欢派对”。

先搞懂:“万圣节”的“圣”,

居然是一群“惨死者”?

大家常说的“万圣节”,英文是Halloween,其实是“All-Hallow-Eve”的简称;重点在中间的“Hallows”,翻译过来就是“基督教圣人”。

别以为“圣人”都是岁月静好的样子,早期基督教的“圣”,大多是为了信仰死得挺惨的信徒,比如被罗马帝国迫害的殉道者。所以从字面意思看,万圣节最初是“基督圣人纪念日” 的前夜,本质是个挺严肃的宗教日子。

那为啥现在变成“群魔乱舞”?得从基督教诞生前说起。

早在几千年前,苏格兰、爱尔兰那块的凯尔特人,有个叫“收获节(Samhain)” 的传统节日,定在 10 月 31 日;他们认为这一天是冬天的开始,也是“阴阳两界的大门打开”的日子,所以会点篝火为逝去的亡灵祈福。

有意思的是,野外篝火招不招亡灵不知道,但肯定招蝙蝠 —— 于是蝙蝠就成了“恐怖符号”的老祖宗。而且那时候穷人家的孩子会乔装打扮,挨家挨户唱歌背诗换食物,说白了就是“乞讨”,只不过“扮上之后没那么尴尬”—— 毕竟老外也是要脸的。

该过“万圣夜”还是“万圣节”?

基督教的“节日收纳术”太绝了

后来基督教传到凯尔特地区,肯定不能容忍“收获节”这种“异教节日”。但他们没硬刚,反而玩了招“顺水推舟”:把 11 月 1 日定为“万圣日(All-Hallows-Day)”,专门纪念基督教圣人。

你看这时间选得多巧,10月31日是凯尔特的收获节,11月1日是基督教的万圣日,俩节日都和“亡灵”有关,慢慢就被绑在一起过了。就像圣诞节有平安夜(Christmas Eve)、春节有除夕一样,“万圣日”的前一晚(10月31日),就成了“万圣夜(Halloween)”,现在大家疯玩的“万圣节”,其实过的是“万圣夜”。

更绝的是,基督教还把11月2日定为“万灵日(All-Souls-Day)”。在基督教概念里,天堂和地狱之间有个“炼狱(Purgatory)”,这里的灵魂相当于“死缓”,集齐足够多的祈祷就能升天堂。

所以万灵日那天,家家户户会做“灵魂蛋糕”,穷孩子上门要蛋糕,就会帮着祈祷“让你家在炼狱的祖先早点上天”,这比凯尔特人“唱歌换吃的”体面多了,也是“不给糖就捣蛋”的最早雏形。

“不给糖就捣蛋”:

从体面祈祷到熊孩子威胁,

美国才是幕后推手

现在小孩上门喊“不给糖就捣蛋”,你还得笑嘻嘻给糖,这事儿其实是美国“发扬光大”的 现代万圣节的雏形,就来自美国的爱尔兰移民。

美国南北战争后,大批爱尔兰人带着凯尔特传统过来。那时候战争留下很多亡灵,原本纪念亡魂的 “万圣节”,慢慢开始在民间流行。也是在这时候,南瓜灯登场了。

南瓜灯的英文叫“Jack-o’-lantern”,背后有个爱尔兰老故事:有个叫杰克的坏小子,连魔鬼都治不了他,他曾把魔鬼困在树上,逼魔鬼发誓“永远不抓他的灵魂”。

结果杰克死后,天堂嫌他坏不收,地狱又得遵守誓言,他只能当游魂野鬼。魔鬼扔给他一块地狱炭火,杰克就把炭火装进挖空的萝卜里照明。

后来移民到美国,大家发现南瓜比萝卜好挖、还更大,点亮后更气派,于是“萝卜灯”变成“南瓜灯”,成了万圣节的“注册商标”。

从“砸玻璃”到“百亿产业”:

万圣节怎么变成狂欢派对的?

不过早期美国的万圣节,可没现在这么温和。20 世纪 30 年代,这节日一度成了“熊孩子灾难日”:小孩不满足于扮鬼,开始砸玻璃、破坏公物、甚至点火,说句玩笑话,那阵仗跟现在某些乱闹腾的环保组织有点像。

但混乱里藏着商机:有人发现,只要在门口放盘自制糖果,自家房子就能幸免于难。于是大家纷纷效仿,糖果产业直接迎来爆发;还有人开始策划化妆舞会、万圣节游戏,把熊孩子的精力引到正经玩乐上。再加上好莱坞推波助澜,面具、服装越来越多样,万圣节慢慢从“灾难日”变成了“儿童节”。

现在更不一样了,万圣节成了价值上百亿的产业,还从小孩向成人拓展。游乐场搞鬼屋、商场办变装派对,连成年人都愿意戴上面具“放纵一把”,毕竟平时要端着,这一天扮成鬼或公主,不用负责任地玩,谁不爱呢?

最后说句实在的:

现在的万圣节,

早不是纪念亡魂了

从凯尔特的收获节,到基督教的圣人日,再到美国的商业狂欢,万圣节变了好几次模样,但核心始终没丢:抓住了人心里那点“想放纵”的小欲望。

不用纠结“该过哪一天”,也不用深究“圣是谁”,反正这天可以扮成任何样子,吃点甜的、玩点疯的,就够了。今晚要是有人上门要糖,记得笑着给;要是自己想扮鬼出门,也别忘带盏小灯,毕竟开心最重要,你说对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