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所谓国学,并非玄虚的道德训诫,而是一套致力于探索世界规律、并据此训练思维的古老科学范式。它的目标,与现代科学并无二致。它们是打破隔阂在“修行、修道、修心”这些古老词汇的背后,跃动着的是与科学探索同构的思维过程——提出假说、推演原理、优化心智。我们与古人,实则同行。

还是把很多古代概念串起来,才能明白国学真实含义。
1)修行,古老的科研活动。譬如,借假修真,特指借助理论模型这个“假说”,进行真实的理论性推演的科研过程。
像,飞机风洞实验,像,战争的沙盘推演,像,制造模型进行问题研究……这些事情就是典型的“借假修真”案例。这些事情古人也是屡试不爽的做事方式。
2)修道,古老对科学原理的推演。
现代概念,对科学原理的分析探索过程。
只不过,古人不叫“科学原理”,而是称真理。
经常性“上下求索”,其实就是探索科学原理。
3)修心,古老锻炼思维的方式方法。往哪个方向锻炼?肯定不是向胡思乱想的方向锻炼。肯定是向科学思维的方向锻炼。
只不过古人不用“科学思维”,而是用“主动调整内心状态,以消除负面情绪”。
想想看,如果你的思维方式很科学,哪里来的负面情绪?
结束语:我们多多思考一些古语,把它们零散的概念汇聚起来,古语真意就清晰起来。不要再说些“以古解古”的游戏。总是想当然的理解修行、修道、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