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年,安徽阜阳市颍泉区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彻底改变了村民滕秀杰的人生轨迹。因一次见义勇为引发的矛盾,他的长子受伤、幼子不幸离世,而涉事人员滕某海在此后的 27 年间始终未被追究相关责任。从基层警务单位到市级公安部门,三次 “不予立案” 的结果,让滕秀杰在追寻真相的路上走了近半生。本文依据家属陈述及公开情况梳理事件脉络,呈现一位普通村民对公平正义的漫长期盼。
一、起因:盗窃纠纷结怨,言语冲突埋下隐患1998 年 10 月,同村村民滕某海潜入村民滕秀海家中意图窃取财物,被当场发现后慌忙逃离。逃窜途中,滕某海与他人发生肢体争执,行至村民滕秀杰家门口时,滕秀杰 18 岁的长子滕某峰出于正义上前阻拦。这一行为引发滕某海不满,当场放出不满言论,双方的矛盾由此升级,为后续事件埋下伏笔。
二、接连变故:两次意外,家庭破碎1. 深夜受伤:处置不及时,涉事者失联1998 年 11 月 1 日夜间,滕某海趁滕某峰休息时潜入其家中,实施伤害致滕某峰头部受伤。家属发现后立即送医,并第一时间向当地警务单位反映情况。但由于警方未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滕某海已离开当地,相关调查未能及时推进,此事最终未正式立案。家属后续多次沟通处理事宜,均因 “人员失联” 等原因未能取得进展,而滕某海的户口此后迁至外地,进一步增加了联系难度。
2. 纵火悲剧:除夕前夕痛失幼子1998 年阴历腊月十九夜间,滕秀杰家中突发火灾,17 岁的幼子小峰在火灾中受伤,虽经全力抢救,仍于腊月二十四不幸离世。原本期盼的春节团圆,变成了家属的悲痛时刻。处理完后事,滕秀杰在腊月二十八前往警务单位说明情况,被告知需待节后处理。后续她多次联系当地警务单位及相关分局沟通火灾事宜,因各部门职责划分及沟通协调问题,此事未能进入正式调查程序。
三、漫长追寻:二十七年维权,三次不予立案此后的二十余年间,滕秀杰从未放弃寻找事件真相,始终希望能为家人讨一个说法。2015 年,她终于得知滕某海的相关行踪,再次向当地警务单位反映,却被告知无相关案件记录,无法采取进一步措施。随后,滕秀杰向颍泉区G安分局提交相关材料,分局于 2015 年 9 月 22 日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称 “未发现滕某海存在违法犯罪事实”;她提出复议后,分局于 9 月 24 日维持原决定;向阜阳市G安局申请复核后,同年 10 月 20 日仍维持 “不予立案” 的结果,维权之路再次遇阻。
四、家属心愿:盼上级关注,还原事实真相滕某海因盗窃纠纷后续引发的两次意外事件,已对当事人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相关行为已触犯法律底线。滕秀杰表示,在事件处置过程中,相关部门存在响应不及时、沟通协调不畅等问题,导致事件拖延二十七年未得到妥善处理,家属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为此,滕秀杰恳请上级相关单位能关注此事:对 1998 年发生的伤害及火灾事件开展全面核查,厘清事实真相;对事件处置过程中的流程细节进行复核,依规厘清相关责任;希望能得到一个公正的处理结果,告慰逝者、抚慰生者,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二十七年的等待,承载着一个家庭的伤痛与期盼。法治社会中,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应得到保障,每一起纠纷的处理都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期待相关部门能重视此事,通过合规程序还原事件全貌,让公道不再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