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辽金梵音”的千年回响|山西大同华严寺旅游攻略:在一砖一瓦间,解码中国古代寺院的“活化石”

晨钟撞破大同古城的薄雾,76岁的陈阿婆攥着香烛站在华严寺山门前,望着朱红山门上“华严寺”三字鎏金匾额,眼眶微湿:“我小时

晨钟撞破大同古城的薄雾,76岁的陈阿婆攥着香烛站在华严寺山门前,望着朱红山门上“华严寺”三字鎏金匾额,眼眶微湿:“我小时候跟着奶奶来拜佛,如今孙女儿都上大学了,这寺还是老样子——连檐角的铁马都还在响。”

作为“辽金佛教艺术宝库”,华严寺坐落在大同古城西南隅,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始建于辽重熙七年的寺院,历经辽金更迭、元明修缮,仍完整保留着辽代地基、金代殿宇、明代壁画,更藏有“东方维纳斯”合掌露齿菩萨、天宫楼阁木构模型等国宝。今年国庆假期,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超8000人次,其中40%为古建爱好者,30%是追寻“辽金文化”的亲子家庭,更有不少游客专为“看一眼中国最古老的辽金寺院建筑群”而来。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为您解锁这座“刻在砖石里的辽金史诗”。

从“华藏世界”到“辽金孤例”:一座寺承载的千年佛韵

华严寺的故事,始于一场“因佛而兴”的缘分。

“辽代佛教极盛,契丹贵族尤重华严宗。”大同市文物局研究员刘建勇介绍,“华严寺初名‘大华严寺’,取《华严经》‘慈悲普度,圆满无缺’之意,既是皇家寺院,也是辽代佛教华严宗的中心道场。”

这座占地6.6万平方米的寺院,藏着两大“辽金密码”:

建筑史上的“活标本”:全寺坐西朝东(契丹族崇拜太阳,寺院多朝东),分上寺、下寺两院。上寺以金代重建的薄伽教藏殿为核心,保留辽代地基与金代殿宇;下寺大雄宝殿为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是现存最大的辽金单檐庑殿顶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面积1559平方米)。

文物中的“辽金博物馆”:薄伽教藏殿内31尊辽代彩塑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巅峰”,其中合掌露齿菩萨被郭沫若称为“东方维纳斯”;大雄宝殿内明代壁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覆盖整面墙,色彩至今鲜艳;寺内“天宫楼阁”木构模型(现藏于山西博物院)更是辽代小木作的稀世珍品。

“你看这薄伽教藏殿的斗拱。”寺内文保员老张指着殿檐下的构件,“辽代工匠用‘偷心造’‘计心造’混合手法,既承重又美观,这种工艺在《营造法式》里都没详细记载——全靠工匠口传心授。”核心体验:从“看建筑”到“品文化”,解锁华严寺的五大玩法

华严寺的魅力,在于它把“辽金的粗犷”与“佛教的精巧”揉成了可触摸的历史。以下五大玩法,带您深度感受“千年古刹”的独特气质。

1. 必打卡:上寺薄伽教藏殿——辽代彩塑的“东方美术馆”

观塑路线:殿门左侧第一位是“胁侍菩萨”,体态丰腴,衣纹流畅如石;中间“合掌露齿菩萨”最绝——半合手掌,嘴角微扬,露齿一笑,被赞“灵动如活人”(注意:禁止触摸,拍照需关闭闪光灯);殿内后壁“华藏世界”海岛观音壁塑,用1000余尊小佛、山石、海水构成立体画卷,细节震撼。

冷知识:殿内31尊彩塑均为辽代原物,衣纹上的“沥粉贴金”技法(用胶调金粉堆出立体纹路)历经900年未脱落,是辽代彩塑工艺的最高体现(讲解员会现场演示模拟工艺)。

2. 建筑探秘:下寺大雄宝殿——辽金巨构的“脊梁”

看屋顶:作为现存最大辽金庑殿顶建筑,大雄宝殿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正脊两端的琉璃鸱吻高达4.5米(国内现存古建鸱吻之最),龙首怒目,尾卷祥云,彰显辽金建筑的雄浑大气。

数斗拱:殿内共使用24种斗拱,最大的“八铺作斗拱”高1.5米,像巨型莲花托住梁架(可抬头细观,感受“如翚斯飞”的古建之美)。

3. 文化沉浸:听辽金佛事“活起来”

早晚课体验:每日6:00(随寺院作息)可参与早课,跟僧人们诵《华严经》、敲引磬(需提前预约,免费);17:30的晚课伴着夕阳,梵音更显悠扬。

壁画临摹:经堂提供仿大雄宝殿明代壁画的临摹纸本(20元/套),游客可在法师指导下描摹“善财童子”或“十六罗汉”(适合亲子家庭)。

辽金佛教讲座(每周六10:00):邀请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讲解“辽金时期大同的佛教地位”“华严宗与《华严经》的关系”,还原寺院背后的时代脉络。

4. 四季寻韵:华严寺的“时光滤镜”

春(4-5月):寺内百年丁香盛开,紫色花簇与朱红殿墙相映(最佳拍摄点:大雄宝殿东侧游廊);

夏(6-8月):古柏遮阴率达70%,殿内凉意沁人(可在“文殊阁”小憩,听风穿檐铃的清响);

秋(9-11月):银杏叶染黄,落在辽代台基上,与殿顶琉璃瓦构成“金黄+朱红”的暖色调(10月下旬至11月初最盛);

冬(12-2月):雪落古寺,斗拱上的积雪像撒了层白霜,辽金建筑的线条更显硬朗(景区备有防滑垫,可安全游览)。

5. 周边联动:串起“大同古城文化线”

大同古城墙(距华严寺1公里):登城墙俯瞰华严寺全景,感受“城寺一体”的辽金古城格局;

九龙壁(步行10分钟):比北京故宫九龙壁早300年的明代琉璃照壁,对比华严寺的“宗教艺术”与“皇家建筑”;

云冈石窟(车程20分钟):从“石窟造像”到“寺院彩塑”,串联起北魏至辽金的佛教艺术脉络。实用攻略:如何“深度探访,读懂辽金”?基础信息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下寺坡街459号(导航“华严寺景区”,古城内打车起步价可达);

开放时间:8:00-18:00(旺季4-10月);8:30-17:30(淡季11-3月);

门票:全价票80元/人(含上寺、下寺;学生、60岁以上老人半价;1.2米以下儿童免票);

导览服务:

免费:入口处领取《华严寺导览图》,扫描二维码听语音讲解(重点讲解辽金建筑、彩塑细节);

付费:“辽金文化深度游”(含专家讲座、彩塑临摹体验,320元/人)。

交通指南

自驾:太原出发→二广高速→大同南出口→华严寺(全程约3.5小时,景区停车场车位300个,节假日需排队15分钟);

高铁/火车:

高铁至“大同南站”:乘公交64路至“华严寺站”(20分钟,票价2元);

火车至“大同站”:乘公交17路至“华严寺站”(15分钟,票价1元)。

一日精华路线(建筑+艺术+文化)

上午:抵达景区→参观下寺大雄宝殿(看辽金巨构)→上寺薄伽教藏殿(赏辽代彩塑)→壁画临摹体验(30分钟)→午餐(寺内“华严素斋馆”,推荐“五台山莜面窝窝”“大同黄花菜”,人均50元);

下午:听辽金佛教讲座→文殊阁小憩→登古城墙俯瞰全景→返程前购买“华严文创”(辽代斗拱模型、合掌露齿菩萨书签,景区商店有售)。

注意事项

寺内禁外带香烛,可在指定区域请三炷清香;

彩塑、壁画区禁止触摸,拍照需关闭闪光灯;

辽金台基较滑,穿防滑鞋;

冬季殿内无暖气,建议带薄羽绒服。游客故事:在这里,触摸“活着的辽金”

“终于看清辽代彩塑的眼睛了!”中央美院雕塑系学生小林举着速写本说,“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今天蹲在薄伽教藏殿看了2小时——菩萨嘴角的弧度、衣纹的转折,全是‘活的’,比课堂上的石膏像有温度多了。”

“带爸妈来圆‘古建梦’!”北京的赵女士指着大雄宝殿的鸱吻说,“我爸研究古建30年,今天他拽着我讲了半小时斗拱,说‘这殿的梁架结构,是辽金建筑的活教材!’”

“我是来‘还愿’的!”68岁的天津信众王阿姨把一束野菊放在薄伽教藏殿前:“十年前我在寺里求平安,现在孙子考上了美院——这寺的菩萨,灵得很!”

结语:华严寺,是一座寺,更是一部“立体的辽金史”

从辽代工匠垒下第一块基石,到金代僧人重绘大雄宝殿的壁画;从晨钟暮鼓里的修行日常,到年轻人来此寻找“古建的浪漫”——华严寺用近千年光阴证明: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不在冰冷的文物标签里,而在“一尊塑的微笑、一架斗的弧度、一片瓦的温度”中;最动人的历史传承,不在典籍的字里行间,而在“看彩塑时触摸辽金的温度,听梵音时读懂古人的信仰”的当下。

正如刘建勇研究员所说:“华严寺的价值,不在‘大’,而在‘全’——它保存了辽金建筑的格局、辽代彩塑的技艺、金代壁画的色彩,甚至明代的重修痕迹。它是一座寺,更是一本摊开的‘辽金建筑史’,等着每个游客来翻页。”

这个秋天,不妨走进华严寺。在辽代斗拱的阴影里触摸历史的轮廓,在合掌露齿菩萨的微笑里感受艺术的温度,在大雄宝殿的琉璃鸱吻下仰望天空——你会发现:所谓“文化自信”,不过是我们在古寺的某一刻,与千年前的匠人、与信仰的力量,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视。

(注:文中开放时间、活动安排以景区当日公告为准;建议出行前关注“大同华严寺”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