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王佳琪
市政铸件打开海外市场,产品合格率从85%提升至95%,万元产值能耗5年下降8.6%……“十四五”以来,鸡泽县锚定“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产业数 字化转型”,以铸造业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从“高耗低效”向“精尖智能”转 型,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鸡泽智造”发展之路。
从“制造”走向“智造”,鸡泽县虹光铸造有限公司创新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该公司将“胡服骑射”等成语文化元素巧妙融入产品设计,推出的成语井盖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研发的智能井盖,通过植入传感模块,实现了对井盖位移、水位、有害气体等数据的实时监测,使传统产品升级为城市治理的“智慧眼”。
“我们成功跳出了传统市政井盖的单一赛道,通过植入文化与科技双重基因,使产品附加值提升超30%,还打开了海外市场。”公司总经理赵利强表示,数字化转型不仅改造了生产线,更重塑了产品竞争力。
虹光的转型是鸡泽推动产业数字化的一个范例。“十四五”以来,鸡泽县以铸造和装备制造园区为载体,构建“政策引导+科技支撑+企业主体”转型矩阵,通过组织铸造相关企业赴先进地区对标学习,积极对接高校与科技服务商,推动1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踏上智能化改造之路。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铸造产业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在推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鸡泽县创新推出三大举措:推进“智慧园区系统应用开发区试点”建设,实现园区运营数据实时可视,大幅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响应速度;实施精准帮扶,对新企业推行“数字化同步建设”,助力其从源头筑牢数字化基础,对老企业开展“面对面”精准帮扶,推动其快速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提质增效;拓展数字贸易,积极引导10余家铸造企业试水直播带货与产品推广,实现交易额稳步攀升。
“从‘机器换人’到‘数据换脑’,我们正在推动传统产业焕发生机。”鸡泽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力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力争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零突破,让装备制造业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来源:新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