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飞说「想跟大家说两点」,但实际上说了三点。可见李云飞在骗人(手动狗头。
这段谈话我看完了,提炼出了三个主题:
一,不希望看到友商的车起火。
为什么呢?因为会损害用户对整个行业的价值判断。不管烧的是谁家的车,围观群众都会产生同一种直觉:「电车不安全,电池太可怕了!」
有些厂家汲汲于扩散友商的负面,恨不能拿个大喇叭在网上喊「快看X家的车又烧了」。这种行为很像《三体》里的维度战争,以全宇宙降维为代价打赢一场战争。看起来你赢了,但是代价却是宇宙的总体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到最后浩瀚海洋变成水洼,水洼干涸,只留下一座座文明的墓碑。
有些厂家盼着友商起火,甚至借助无良媒体把交通事故里不可避免的「撞燃」歪曲成「自燃」,最后的结果是潜在购车用户都吓跑了,又退回到燃油车市场,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整体萎缩,所有厂家都没得活。
——u1s1,比亚迪会除外。
如果说国内行业有哪家确凿无疑地拿到了船票,那肯定是比亚迪。
但人家比亚迪从来没有因为自己上车了,就反手把车门焊死。不但不搞诋毁、歪曲、泼脏水那一套,而且致力于推动整个行业进步,这是真正的行业大哥姿态。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再强调一遍,这句slogan是比亚迪最先提出来的,也一直在践行。
二,对于用车需求急迫的用户来说,不必等固态电池
李云飞的建议是不必等。
理由很充分,因为固态电池方案即便投放市场以后,短时间内也没有足够的配套设施供使用。想想加氢站,购买氢动力汽车的用户为什么少,还不是因为加氢不方便。固态方案商用以后,至少5年内都会面临配套不足的困境。
(以上并非云飞总观点,而是我的观点,此处特别说明,不能冒云飞总的名义)
而现在的电池方案——无论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都已经有强大的基础配套。截止到今年11月份,全国各地投放使用的充电枪已经达到1803.6万支。近几年上市的车辆,续航达到500公里的比比皆是。可以说城市通勤使用的话,电车的体验已经跟油车无差——如果有家用充电桩的话,体验甚至超过油车。
所以说,如果有迫切的购车需求,没有必要等固态电池,目前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方案都是够用的。
三,磷酸铁锂方案有天然安全优势
化学是科学,这个做不了假。

磷酸铁锂的热失控温度超过600℃,而三元锂仅有160℃。更为重要的是,三元锂的正极材料会释放活性氧,遇到高温会形成瞬时爆燃状况。行业法规要求留出5分钟逃生窗口,但是很多搭载三元锂方案的电车,从热失控到被大火吞没根本做不到这个时间窗。
李云飞讲了电动大巴的例子。国内所有电动大巴都采用磷酸铁锂方案,到目前为止没有听说过因起火燃烧导致的恶性事故。大巴诶,额定载员几十人,这要是爆燃,无法想象结果有多惨烈。
磷酸铁锂以一定的能量密度损失为代价,有效提升安全性。但是安全毕竟不像参数上的电池度数、续航里程那样直观。很多厂家在续航&安全这两组博弈里,最终选择了续航;
我们作为用户和车主,能够做到的就是用脚投票,选择更安全的磷酸铁锂方案——这里倒不是变相 劝大家买比亚迪,你买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也是一样。只要你选磷酸铁锂,就是在技术路线上选择了更安全的方案。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安全才是行业最长久的续航;而对于车主用户来说,安全才是生命最长久的续航。车跑再远,终究要以平安为上。
祝我的读者朋友们——哪怕不是我的读者,都祝各位长命百岁,无痛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