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冷爷
冷爷发现,那些在感情里反复追问"你还爱我吗"的人,往往最先失去爱情;而那些从不追问的人,反而被爱得最深。
昨晚,一位读者在深夜给我发来消息:"冷爷,我该怎么办?他又一整天没回我消息..."点开语音,听见的是熟悉的颤抖声线。
这已经是她这个月第三次陷入这样的焦虑——因为男友忙于工作没能及时回复,就开始疯狂怀疑"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大家觉得这个是不是剧情很熟悉,有没有可能就发生你自己身上,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后,能成为情绪稳定的人。
那些频繁在问“你还爱我吗”的人,实则内心真正想问什么?
不好意思各位,冷爷要以身试法了,其实冷爷之前谈的一段感情也一样,冷爷也会经常这么问。
冷爷一般一天会问好几遍,一旦对方回答慢了,语气平淡了,冷爷就会觉得她不爱了!PS: 这不妥妥恋爱脑嘛哈哈哈
直到现在冷爷想明白了,我当初到底问的是什么?我真的问的是你还爱我吗?
实则不然
冷爷觉得,我当初是在确认自己值得被爱。
其实很多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声音:"我这样的人,真的会被长久地爱着吗?"
这个声音可能来自于童年时期父母的忽视,可能来自于前任带来的伤害,也可能仅仅源于内心深处的不自信。
其次我是在寻求情感上的安全感,现如今这个社会变的太快了,工作可能会丢,朋友可能会散,我们渴望至少有一段关系是稳定可靠的。
最后我觉得是我对她表达依赖的一种方式,我只是不懂得如何直接表达依赖,反而去了质问的方式去索取她的关注。
当爱情变成追问,幸福就会变成奢望
说来也奇怪,我身边和我一样的人还挺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具象化了。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就是这样,她每隔几天就要问男友"你爱我什么"、"你会不会离开我"之类的问题。
直到某次生日,男友送了她一条精致的紫水晶手链,并对她说:"以后你想确认我的爱时,就看看这条手链。紫色代表真诚,就像我对你的心。"
说来奇妙,自从戴上这条手链,她慢慢改掉了追问的习惯。
她说"每次想要质问时,摸摸手腕上的珠子,就会冷静下来。它像是一个情感的锚,让我在情绪的波涛中保持稳定。"
好的爱情信物,能让我们在不安时找到依托,在动摇时重拾信心。
你知道真正情绪稳定的人,如何经营感情的吗?
你还别说,冷爷我真的观察过身边那些关系长久的情侣和夫妻,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很少用语言询问爱的存在,而是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
他们理解,真爱往往藏在清晨煮好的那杯咖啡里,藏在深夜留的那盏灯里,也藏在生病时无声的陪伴里。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比千言万语更能证明真心。
真正成熟的爱情,是在生活的细节中寻找相爱的证据,用温柔的理解取代尖锐的质疑。
找到情感的依托,做从容的爱人
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事物来表达感情,这其实是个很智慧的作法,这让你们的感情有了依托。
就像前文我提到的小众设计施家珍珠手链,它不张扬,却自有一份优雅从容。每一颗珍珠都经过时光的打磨,正如感情需要经历岁月的沉淀。
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信物,相当于为感情找到了一个支点。
当你感到不安时,不妨摸摸腕间的手链,感受它温润的质感。想想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它,想想它承载的美好寓意。
珍珠的圆润,提醒我们要用柔和的心态对待感情;紫水晶的澄澈,提醒我们要用清明的眼光看待爱情。
从今天开始,做个情绪稳定的爱人
亲爱的,你可以把关注点从对方身上移开一部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见自己的朋友,经营自己的事业。
当你的世界变大,一句迟回的微信就不会让你焦虑不堪。
直接表达你的需求,而不是质疑对方的爱,当你感到不安时,试着说"我今天有点累,你能陪我说说话吗",而不是"你根本不关心我,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邀请,后者是指责。没有人喜欢被指责,但大部分人都愿意接受邀请。
培养自己独处的能力,能享受独处的人,在关系中才会更从容。读书、运动、烹饪、画画…找到那些能让你专注并快乐的事情。
记得:最好的爱情不是两个半个人凑成一个整体,而是两个完整的人选择并肩同行。
"爱情从来不是谁够资格爱谁的问题,而是谁愿意陪伴谁、理解谁、包容谁的问题。"
情绪稳定的人明白,爱情不是永恒的誓言,而是日复一日的选择。
选择信任,选择理解,选择在平凡的日子里,用行动而不是言语去表达爱。
所以,别再问"你还爱我吗"了。
真心的爱,无需多问;需要反复追问的,往往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
愿我们都能成为情绪稳定的人,在爱中保持从容,在独处时保持自信。既敢深情,也敢放手。既全心去爱,也懂得如何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