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的怪事就是多,不说准什么就成了热点。
鲁迅吸烟的形象,早已成了鲁迅独立思考的象征,早已成了鲁迅精神的一部分。
鲁迅吸烟的形象也早已刻在千百万中国人的心中,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我就喜欢鲁迅。
今天一个卖“尼古丁袋”的女商人,投诉鲁迅吸烟,而且成了热点。
事情是这样的,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外墙上一幅鲁迅夹着香烟的壁画,被孙女士投诉了。理由是:这幅墙画有诱导吸烟和误导青少年的风险,她还建议把抽烟形象换成“右手握拳”。
这个话题迅速的成了热点,上了热搜的排行榜,我们的媒体在推波助澜。
投诉鲁迅纪念馆吸烟墙画的孙女士身份曝光!有意思的是,这个人原来是一个卖“尼古丁袋”的小商人。她投诉鲁迅抽烟的墙画,完全就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尼古丁袋吧?
这个女人是蠢和坏吗?不是,是利益的驱使。她投诉鲁迅吸烟只是想着迅速走红,把自己的“尼古丁袋”卖的好一些。
什么是“尼古丁袋”?
尼古丁袋是一种无烟烟草产品,外观为拇指大小的半固体纤维袋,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尼古丁粉或尼古丁盐,并添加调味剂、甜味剂和pH调节剂等。
尼古丁袋通过口腔粘膜进入血液,是进血液尼古丁浓度最高的产品。
尼古丁袋就是口含烟,主要成分是尼古丁,但不产生烟雾,目前处于监管空白阶段,利润极高。
原来也是一个卖烟的女人投诉鲁迅吸烟。
孙女士的正义行动,真的是为了流量?还是为了她的尼古丁袋产品?
鲁迅先生也没想到,都2025年了,他还得戒烟。
怪不得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因为有些人的病,确实不是医生可以医治的。
广大的网友不是吃素的,看看网友的表现吧!
这个是鲁迅的经典形象,已经成为一张文化名片。不能只看到手中的烟,看不到展现出来的是思想和骨气……
鲁迅不能抽烟 ,岳飞不能纹身 ,李白不能醉酒,武松不能伤虎 ,关羽不能拿刀 ,维纳斯该穿外衣,大卫该穿内裤……这帮人名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实为了蹭流量,想火想疯了!
公共场所不能吸烟,所以鲁迅吸烟的画都不能有,按这个逻辑公共场所不能裸体,所以有裸体画/雕塑都得撤掉盖上?看似最先进,其实最愚昧。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你那里都不盯,就盯上了手里的夹的那根烟。
投诉鲁迅抽烟这个事,使用袁老抽烟照回应很应景,只怪让投诉者米饭吃太饱。
鲁迅的烟斗从未遮蔽他刺破黑暗的笔锋,而今日的喧嚣中,有人试图用违禁的尼古丁袋替换历史的烟云——这或许才是对先生精神最大的亵渎。 当公共讨论被片面叙事裹挟时,我们更需坚守对复杂性的认知:批判的目的不是消灭符号,而是穿透符号,抵达真相。
景区回应:鲁迅是中国现代新兴木刻的倡导者,景墙用木刻形式表现,符合鲁迅文化的历史背景,富有民族性、地方性和艺术性。景墙落成至今已有22年之久,是鲁迅故里的组成部分,已成为海内外游客来绍兴的重要打卡地。鲁迅故里景区始终坚持尊重鲁迅、尊重历史、尊重艺术,不轻易改变鲁迅故里在广大游客中的既有形象。
此次风波表面是公共健康与历史符号之争,实为 商业利益操纵公共议题的典型案例。当“投诉鲁迅”成为尼古丁袋的营销跳板,当媒体回避违禁品只提“青少年误导”,公共讨论的严肃性已被流量逻辑瓦解。若放任此类操纵,历史记忆与公共议题将沦为商业博弈的筹码。
这是一次伪道德的刀,斩断艺术的最后一根稻草,道德变成僵尸,文明和艺术变成历史。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