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市场整体表现低迷,全市场近5100只个股收跌。
然而,在这一背景下,AI应用相关板块却展现出强劲韧性:多只个股盘中快速拉升,榕基软件强势斩获五连板,视觉中国、易点天下盘中直线拉升封板,成为当日少有的亮点。
就在同一天,谷歌DeepMind发布了新一代多模态生成模型 Nano Banana Pro(内部代号 Gemini 3 Pro Image),引发全球开发者广泛关注。

该模型支持基于自然语言指令对图像进行高精度编辑,例如调整光影、切换视角或重构背景,同时能精准保留原始图像中的人物特征、材质细节与空间结构。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该系统可同步处理多达14张参考图像,并在新生成内容中协调一致地还原复杂视觉元素。
这意味着,过去需要专业设计师数小时完成的商业级图像合成任务,如今可在数秒内高质量完成,且输出结果已满足印刷、电商等专业场景要求。
AI进入规模化应用临界点近年来,AI模型的部署成本显著降低。
根据斯坦福大学《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小型开源模型的千次推理成本已从2023年的约1.8美元降至2025年的不足1美分,降幅超过280倍。

与此同时,主流开源大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的综合性能已接近领先闭源模型的90%以上,而运行成本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
成本结构的优化,使得AI从“高门槛技术”逐步转变为“普惠型工具”。
麦肯锡最新调研显示,截至2025年,全球近半数企业已在至少一个核心业务环节中部署AI解决方案,较两年前翻倍。
其中,两大应用方向正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
AI编程重塑软件开发范式AI辅助编程或正成为开发者的新标配。
2024年,全球AI代码工具市场规模约为12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257亿美元。
主流代码平台反馈显示,集成AI助手后,用户活跃度与付费意愿显著提升,部分平台的付费用户比例在两年内从两位数跃升至近50%。
更值得关注的是,AI正从“代码补全”向“场景生成”演进。
例如,游戏引擎厂商推出的AI关卡生成工具,允许开发者通过文本描述自动生成可交互的3D环境,开发周期缩短三分之二以上。
目前,此类工具已被全球数十万开发者采用。
随着图像、代码、文案等多模态生成能力的成熟,AI正从单一任务助手升级为跨职能协作者,大幅降低数字内容创作的门槛。
AI新阶段当前AI的价值,已不仅体现在“降本增效”层面。
更重要的是,它正在催生原本不存在的产品形态与服务模式,例如动态个性化包装、实时生成的互动广告、由自然语言驱动的虚拟体验等。
这些新需求的出现,或许标志着AI正从“工具属性”迈向“生态属性”。

技术迭代、成本下降与产业适配的三重因素共振,使AI应用站在规模化爆发的门槛上。
尽管短期市场波动难免,但从中长期看,具备真实落地能力的AI应用场景,将可能获得资本与产业的双重关注。
当大多数资产在回调时,真正具有生产力变革潜力的方向,或许悄然孕育着下一轮增长的起点。
基于此,梳理AI应用产业链的上下游公司,供大家参考。
特别声明: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金现代深耕电力、军工、钢铁等高壁垒行业,AI落地设备巡检、文档审查、工艺优化等核心场景。
打造“智能问答+审查+图像识别”六大能力产品矩阵,如“小金智问”,开箱即用、部署成本低。
入选信通院大模型交付供应商,参编7项AI标准,技术权威性强。
久其软件推出“女娲GPT”底座,兼容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主流模型,灵活调度解决系统融合难题。
已快速孵化政务、财务等领域智能体,提供“接入-调优-应用”全流程支持。
元隆雅图自研AIGC垂直模型(已申请专利),实现IP风格化内容生成,赋能礼赠品设计与数字藏品发行。
UOVAMETA平台提供虚拟人运营、元宇宙搭建一站式服务,签约20+头部IP,绑定圆明园等文旅资源。
视觉中国有5.4亿素材库、69万创作者,年版权支付超27亿元,构建稀缺数据护城河。
自研多模态大模型,上线AI智能搜图、AI编辑工具,审核效率提升50%。
前瞻布局3D/空间计算,投资景致三维共建3D内容平台,卡位MR/VR时代基础数据入口。
易点天下Google一级代理商,率先接入Gemini 3.0 API,正申请YouTube内容牌照加速AI漫剧出海。
打造KreadoAI(内容生成)、AdsGo.ai(智能投放)、数眼智能(数据分析)全链路工具,创意效率提升10倍,人力成本降65%。
多模态数字人支持140种语言、400+形象,1%成本达90%真人效果,客户直播转化率达6.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