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总面积约8.38万平方公里,首都维也纳。奥地利和和匈牙利,德国,斯洛文尼亚等国家接壤,在这些国家的围绕下,没有海岸线,属于一个内陆国。不过在历史上,奥地利是一个欧洲强国,拥有海岸线。那么奥地利为何失去全部海岸线,沦为了内陆国呢?

第一,奥地利的崛起。奥地利人和德国人同文同种,都使用德语,都属于日耳曼人。在古罗马时期,将日耳曼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称为欧洲三大蛮族。在这三大蛮族之中,日耳曼人的实力强悍,生活在莱茵河,多瑙河流域,是罗马帝国的心腹大患。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两个国家,公元495年,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西罗马灭亡后,欧洲出现了很多日耳曼国家,实力最强的当属法兰克帝国。公元843年,法兰克帝国一分为三,现在的德国,奥地利,属于东法兰克帝国。
10世纪时期,东法兰克帝国瓦解,形成了很多德意志公国。976年,利奥波德一世受封奥地利边区藩侯,建立了巴本堡王朝王朝。随着实力的增强,到了1156年,奥地利升格为公国。127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奠基人鲁道夫一世在边疆领之战中击败了奥托卡二世,控制了奥地利。从此之后,奥地利一直受到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哈布斯堡王朝是欧洲历史上实力最强大的王室之一,家族成员曾经出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国王,葡萄牙国王,奥地利皇帝。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地利之后,积极对外扩张,1500年,奥地利控制斯洛文尼亚地区,获得了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海岸线。1526年,奥地利占领了匈牙利,此后又控制了克罗地亚地区,海岸线进一步延长。1683年,维也纳之战,打败了奥斯曼帝国,巩固了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中部的霸权。
随着实力增强,哈布斯堡王室垄断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位,但神圣罗马帝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包括奥地利,普鲁士等众多德意志邦国。在普鲁士崛起之前,奥地利是实力最强的德意志邦国。但随着普鲁士的崛起,奥地利开始了和普鲁士争夺德意志霸权的斗争。

第二,奥地利的衰落。1862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认为普鲁士无法完全吞并奥地利,根据普鲁士的国力,俾斯麦提出了小德意志的统一,即把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统一进程之外。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向丹麦开战,夺取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普鲁士最终击败了奥地利,原本和奥地利联合的巴伐利亚、汉诺威、萨克森等德意志邦国全部倒向了普鲁士。
此后奥地利被排除在德意志统一进程之外。对外战争的失败,影响了奥地利国内局势。当时奥地利统治范围广阔,但大部分德意志邦国都被普鲁士控制,成为了德国的一部分。而奥地利统治的地区,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德意志人聚居区,有匈牙利人,捷克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等等。

不过匈牙利的实力最强,为了化解普奥战争失败的影响,奥地利被迫对匈牙利贵族妥协,给予了匈牙利贵族很大的自治权,将奥地利帝国改组为二元制的奥匈帝国。
第三,奥匈帝国的瓦解。奥地利帝国虽然变成了奥匈帝国,但国家实力仍然很强。当时奥匈帝国总面积达到了6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100万,是欧洲五大强国之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奥匈帝国就是八国联军之一。
虽然实力很强,但奥匈帝国面临着很大的国内问题,那就是奥地利人太少。据统计,在奥匈帝国范围内,奥地利人的比例只占23%,匈牙利人占21%,捷克人占12%,波兰人占11%,乌克兰人占8%,克罗地亚人占7%,塞尔维亚人占6%,罗马尼亚人占5%,斯洛伐克人占3%,斯洛文尼亚人占3%。

由此可见,在奥匈帝国范围内,奥地利人占比虽然最多,但也只有23%,这也是奥地利对匈牙利贵族妥协的重要原因。但加上匈牙利人,也只占总人口的43%,只是暂时稳定了国内局势。到了20世纪初,奥匈帝国已经岌岌可危,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对国家的危机看得非常透彻,他曾表示:“我的帝国就是一个纸房子,只要有人使劲踹上一脚,就会轰然坍塌”。
1914年一战爆发,德奥两大强国和英法俄爆发了激烈的战争,1918年德奥战败,只能任由英法宰割。英法两国,支持奥地利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建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都成了独立国家,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也脱离奥地利,和塞尔维亚组成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就这样,奥地利失去了全部海岸线,成为了一个内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