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蚊子为什么不进化的叮人没感觉?这样不是更容易生存吗?

蚊子是人夏天最讨厌的动物,没有之一。曾几何时,还有跳蚤时,它还能跟蚊子在人类夏日最讨厌的动物上一较高下,但跳蚤随着生活水

蚊子是人夏天最讨厌的动物,没有之一。曾几何时,还有跳蚤时,它还能跟蚊子在人类夏日最讨厌的动物上一较高下,但跳蚤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也逐渐的消失了,就剩下了蚊子一家独大, 它成为了夏日里的“大魔王”。

不过,蚊子在吸血这件事上似乎进化的不算聪明,因为在叮人时,它总是能被人察觉到,从而化为巴掌下的肉饼。当然,这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因为蚊子曾经在叮我们时,我们是没有感觉的,只是现在有感觉了而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聊一下蚊子。

蚊子的吸血装置

早在1.3亿年前,恐龙还是地球上的霸主时,蚊子就已经出现了,它与我们以前常见的跳蚤一样都是由早期的吸食植物汁液或者花蜜的昆虫进化而来的。既然是吸血,那它们必然是在吸血装置上要不断的进化,进化方向除了要更高效外,还要尽可能的不被发现,蚊子就是这样进化的。

当雌蚊将0.004毫米的针状口器刺入皮肤时,它在执行自然界最精密的"血液劫持行动"。这套由六根穿刺针组成的作案工具,包含两套锯齿状切割器、唾液导管和血液吸管,堪比微型手术器械组合。

这些装备在吸血时是先后配合工作的,当通过蚊子我们皮肤分泌的一些物质、二氧化碳的含量等准确的找到我们时,它会先用两套锯齿状的切割器将我们的皮肤切开,然后就唾液导管和吸血的吸管一同通过伤口伸入我们的皮下血管。

之后,蚊子并不着急去吸血,而是先吐口水,它的口水里有大量的抗血凝的物质、血管扩张的物质等等,这样能保证它能一直吸到血,然后才是真正的鲸吞牛饮。许多人认为被蚊子吸血时没有感觉是因为它的唾液中有麻醉物质,但现代科学的研究发现并没有,它之所以能够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趴在我们身上吸血,一方面是它足够的轻,一方面是它在切割我们的皮肤时创口太小了,很难引发我们的痛觉感知。

其实,在蚊子吸血的同时,它还在排泄,这样才能保证蚊子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多吸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吸血,这只是雌性蚊子的专利,在进化上,雄蚊依然保留着比较原始的特征,它们的口器无法切开动物的皮肤,只能在野外找鲜嫩多汁的植物吸食。

而雌蚊就是个吸血的小恶魔,它们从孵化出来开始就寻找吸血的对象,借此来发育卵,因此在蚊子繁殖的当口,它们是最凶的,通常是在盛夏和秋初,尤其是在秋初,此时的蚊子着急吸血繁育最后一批后代,所以它们往往会无视危险,见到人就下口。

蚊子与人之间的博弈

虽然蚊子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有了,但是随着人类不断的进化,尤其是在退化掉大部分的体毛后,人类无疑就是蚊子最好的目标,它们可以轻松的找到吸血位置,于是,人类与蚊子之间的博弈开始了。

其实,从我们的角度看,蚊子吸血时被我们发现是有一次变故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90年代(包括)以前出生的小伙伴你们可以想一下小时候的蚊子,我们被它们叮是没有感觉的,直到它们飞走后,皮肤才会有反应。但如今的蚊子就不同了,它们在叮时,我们就能感觉到痛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蚊子叮我们,我们会感觉到痛痒?

蚊子叮我们之所以会痛痒,主要原因出在它的口水上,比如抗血凝酶、血管扩张剂等等,当这些物质进入到人体内后,最先是在半分钟分钟内被哨兵识别到,也就是肥大细胞,它会释组胺试图清除这些不属于我们的东西,之后T细胞分泌IL-31,此时瘙痒敏感度提升到300%。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发现了不属于我们的东西进入到了我们体内,然后它们会想办法处理这些物质,最终产生的痛痒感。此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点:身体的免疫系统想要发现蚊子的口水至少需要接近30秒的时间,那么,为什么小时候被蚊子叮后我们才痛痒,而如今蚊子在吸血的过程中就会被我们的身体发现呢?这就来到了蚊子的变革。

同样是蚊子叮咬,之所以我们的感知发生了变化,其实是因为蚊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我们将回忆拉回到小时候,当时的蚊子,我们应该模糊的还有点印象。那时候的蚊子通常是灰色的,它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白天几乎没有,到了晚上才出来,这些蚊子叮人时是没有感觉的,飞走之后,我们突然会觉得痒,它们是按蚊和库蚊,它俩最大的区别就是库蚊的肚子上有白色的条纹,我们先来张图回忆一下。

而如今的蚊子就不同了,它们的身体颜色偏黑,要么是身上有白色的斑点,要么是白色的斑纹,它们就是伊蚊家族的两个狠角色: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其中埃及伊蚊只有腹部两侧有白色的斑点,而白纹伊蚊除了腹部有白斑外,连腿部都有。

这两种伊蚊都不是“国产”的,而是通过贸易等各种途径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进入到我国的,它们与库蚊和按蚊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是白天黑夜都能活动,即便在烈日下,它们照样出来吸血。

除此之外就是吸血的时间,库蚊和按蚊的吸血时间很短,通常只有几秒钟,而这个时间是不足以我们的身体免疫系统发现它们的。等到它们吃饱喝足后,我们的免疫系统才能发现。而伊蚊就不同了,它们只要逮住了吸血的机会,不把自己喝撑是不罢休的,至少定点吸在几十秒。而且即使是换地方,也是在叮咬位置附近,此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发现它们了。

既然如此,为何伊蚊们没有向叮咬时无感去进化呢?其实,问题不在蚊子身上,而在我们自己身上。在我们体内有一种名为朗格汉斯的细胞,这种细胞的强悍之处就是能够标记抗原,通过标记,它们能记住伊蚊释放的物质,再到下次叮咬时我们的反应会加速50%。再加上伊蚊都是大胃王,它们吸血时间要比以前的蚊子更长,所以,这成了一个无解的题。

不过,面对宿主的防御机制,蚊子也在悄悄的做出反应,比如振动隐身,伊蚊的翅膀振动频率调至与环境噪声共振(200-400Hz),这使得我们更不容易听到蚊子的声音,再比如埃及伊蚊进化出pH敏感型抗凝血酶,在人体弱酸环境中活性提升3倍,这样能让自己缩短吸血的时间。

进化是场无休止的战争

其实,进化是无止境的,对于任何处于食物链上的动物来说都不能幸免,从某种意义上说,蚊子也是人类为数不多的天敌之一了(传染疾病带走生命),在这场博弈中,蚊子在不断的进化,同时我们也在协同进化,这样才能达到某种平衡。

虽然如今我们依然无法摆脱蚊子的困扰,但是我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各种防蚊工具也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其实在逐渐的占据上风。但想要完全的将蚊子的威胁扔掉是不可能的,至少在目前是如此。话说,夏天将至,你准备好与蚊子的博弈了吗?

评论列表

活鱼摔死卖
活鱼摔死卖 1
2025-07-05 20:10
不用博弈,本人不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