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全智贤在韩剧《暴风圈》中的这句台词,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远超预期的涟漪。

这部并未在中国官方平台播出的韩剧,却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大量品牌迅速撤下全智贤的代言广告,业内预估其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超过两亿元人民币。

韩媒随后集体发声,指责中国网友“不知羞耻地偷看《暴风圈》”,试图将舆论焦点从台词内容转向版权问题。
台词争议引爆舆论,品牌方迅速割席
全智贤在《暴风圈》中饰演联合国大使“徐闻柱”,在第四集中的台词点燃了争议的导火索。中国网友认为,这句“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的台词明显歪曲了中国热爱和平的国际形象。

争议不止于台词。剧中标注为中国大连的场景,实际拍摄于香港深水埗棚户区,画面阴暗脏乱。而现实中的大连是一座现代化滨海城市,这种呈现被指为刻意丑化中国城市形象。

更让中国网友愤怒的是,剧中出现了红底黄星地毯遭角色踩踏的场景,被质疑影射中国国旗。反派角色全程使用怪异中文口音,全智贤饰演的角色以错误发音朗读李白《将进酒》诗句,这些细节进一步加剧了争议。

品牌方的反应迅速而果断。海蓝之谜、伯爵和路易威登等国际奢侈品牌纷纷撤下全智贤在中国平台的广告内容。线上推广被删除,线下实体店的广告牌也被替换。
韩媒统一反击,指责中国网友“偷看”
面对不断升级的抵制行动,韩国媒体采取了出人意料的回应策略。至少有20家韩国大型媒体转载了韩国教授徐敬德的文章,指责中国网友“不知羞耻地偷看《暴风圈》”。

徐敬德在文章中称,虽然人人有言论自由,但《暴风圈》仅在海外播放,中国网友通过非正规渠道观看后提出指责是“故意找茬”。他嘲讽中国网友“恐惧韩剧的世界级影响力”,并催促中国网友应该向迪士尼和制作公司抗议,而非针对全智贤。

这种回应在中国网友看来更像是一种“甩锅”行为。不少网友指出,中国人遍布全球,海外同胞通过正规渠道观看韩剧实属正常。试图用版权问题来模糊立场争议,这招公关策略被网友怒批“太愚蠢”。
更令人质疑的是,有网友发现韩媒的几位主持人话术高度一致,每个人都表情凝重,仿佛在背诵提前准备好的稿子。这种整齐划一的回应,被解读为全智贤团队已经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但又不愿正视问题本质。


经济损失远超预期,商业版图或重新洗牌
全智贤在中国市场的商业价值正遭遇断崖式下跌。业内预估,仅三大顶奢品牌的合约价值就可能蒸发超过两亿元,她还要面对可能的违约金索赔。
代言合同普遍包含“道德条款”,品牌方有权在艺人形象受损时终止合作并追讨赔偿。这意味着全智贤不仅将失去现有的代言收入,还可能需退还部分代言费并承担撤换物料的成本。
与全智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女星辛芷蕾被网友推上了“接盘”风口。刚获得影后的辛芷蕾凭借国际脸在国际电影节上刷足存在感,“支持辛芷蕾接代言”的话题阅读量已破亿。

有网友直言:“换个尊重中国市场的代言人,我们更愿意买单。”
粉丝一周内减少了几十万,有老粉痛心表示:“当年为千颂伊买的口红还在,现在看着就膈应。”海蓝之谜某单品销量在三天内下滑严重,市场用实实在在的数字表达了态度。
限韩令或再收紧,韩流在华前景黯淡
全智贤事件的影响已超越个人层面,波及整个韩流在华市场。网传广电要求自查与韩国相关的合作项目,“限韩令”或将重新收紧。横店影视与韩国公司的合拍剧计划据传已陷入停滞。
《暴风圈》的豆瓣评分从开分的7.1暴跌至4.2,超过70%的评分者给出一星差评。微博话题“全智贤暴风圈台词争议”单日阅读量破10亿,显示出中国网友的高度关注。
抵制全智贤和《暴风圈》的不仅是中国网友。据报道,该剧含有大量嘲讽或贬低其他国家的台词,引发了多国网友的反感,全智贤海外社交媒体评论区也已“沦陷”。
有国际视野的驻韩记者透露,韩媒从全智贤广告被取消一事,担忧起了韩剧的整体前景。如果说之前的“限韩令”只是削弱了韩流在华影响力,那么全智贤事件可能“焊死了限韩令放开的大门”。

韩流在中国市场的黄金时代可能因这次事件而渐行渐远。韩国娱乐公司股价应声下跌,艺人来华的审批也趋紧,原本安排好的活动行程恐怕要无限期搁置。
全智贤的经纪公司声称广告拍摄取消与争议无关,但品牌方的行动说明了一切。市场很公平:你尊重它,它就会给你回报;你不尊重,就会被淘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