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跟着迎宾舞者即兴起舞,安华在旁击掌相和,这本该是东盟峰会期间展现美马友好的一幕,却在马来西亚国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反对党直接批评这种“过于欢乐”的姿态,无异于在加沙巴勒斯坦人的伤口上撒盐。伊斯兰党总秘书达基尤丁在特朗普到访当天就发出文告,质疑这种互动方式的恰当性。

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专机降落在吉隆坡机场,准备出席第47届东盟峰会。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以红毯相迎,但场外数千名民众举着“不欢迎种族主义者”的标语,将安邦公园变成抗议舞台。
特朗普此行背负着明确的政治算计:他要求亲自主持泰国与柬埔寨的和平协议签署仪式,并强硬排除中国官员参与,试图将斡旋边境冲突的功劳独揽一身。

问题是,当地民众看这画面,可笑不出来。加沙冲突正打得激烈,特朗普一直喊着挺以色列,马国大多数是穆斯林,这心结不小。于是这一幕立马炸锅。
不到一天,全国舆论就翻天,不是因为跳舞跳得勤,而是因为踩了人家的信仰底线。 伊斯兰党总秘书达基尤丁10月27日发声明,话里透着火气:“我们不该以这般姿态与特朗普互动。”慕尤丁也在脸书上跟进,说这场欢喜迎宾太过火,让人看了心寒。

这故事得从10月26日说起,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专机降落在吉隆坡,此行名义上是为了出席第47届东盟峰会。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机场铺开了红毯,一场热烈的欢迎仪式随之上演。两人不仅随着音乐摇摆,还一同坐进了那辆著名的总统专车“野兽”,画面和谐得有些不真实。
然而,这份和谐的背后,是一场精心布局的豪赌。特朗普此行,个人政治算盘打得震天响。他正为2026年的美国大选积攒政治资本,同时还惦记着去年落选的诺贝尔和平奖。为此,他强硬要求在峰会期间亲自主持泰柬和平协议的签署,并刻意将此前发挥了“关键帮助”并受到柬埔寨感谢的中国代表排除在外,意图独揽这份外交功劳。

这份《马美互惠贸易协定》,与其说是平等的商业契约,不如说是美国地缘战略的延伸。协议的条款充满了“胡萝卜加大棒”的色彩。所谓的“胡萝卜”,是将马来西亚商品的关税从25%降至19%,但这更像是一种施舍。因为在此之前,正是美国施加的19%高额关税,已经让马来西亚的电子产业损失超过10亿美元。
真正的“大棒”藏在细节里。协议要求马来西亚在稀土资源上“无限制供应美国”,并在半导体领域减少与中国的合作。这剑指的正是中国,意图通过“印太经济框架”的压力,重塑一条有利于美国、削弱中国的关键产业链。这让马来西亚陷入了两难,毕竟,美国虽是其第三大贸易伙伴,但中国才是更举足轻重的经济命脉,双边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和高压手段,在区域内并未赢得掌声。印度总理莫迪就以国内节日为由巧妙缺席,其他东盟国家也反应谨慎,这反衬出马来西亚独自承受的巨大压力。
协议文本于10月27日由白宫公布,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的第5.1条款,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引爆了马来西亚政坛。该条款要求马来西亚必须“复刻”美国对任何第三方的制裁措施。这意味着,马来西亚将丧失独立的外交决策权,从一个奉行“不选边站”平衡策略的国家,沦为美国制裁体系的被动执行者。

“这不是互惠,这是捆绑!”在野党领袖阿兹敏的批评一针见血。就连执政联盟内部也传出质疑声,成员邓章钦公开质问,协议为何只谈马来西亚的义务,却对美方的责任避而不谈。这份不对等的“互惠”,让马来西亚立国之本的主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拷问。
面对汹涌的舆论,政府部长扎夫鲁在10月27日出面辩护,坚称协议“尊重主权”,旨在加强贸易。但这种苍白无力的说辞,在政府迟迟不肯公开协议细节、拒绝提交国会审查的现实面前,显得毫无说服力。公众的疑虑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社会上开始出现要求参考“美越协议”的呼声,希望能在协议中加入允许马方自主调整的豁免条款,保留最后的战略自主空间。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微妙的“对冲”,马来西亚在峰会期间与中国举行了联合军演。这一系列挣扎,展现出马来西亚社会在巨大压力下,维护国家尊严的最后努力。

如果说协议条款是对理性的挑战,那么安瓦尔政府与特朗普的互动姿态,则点燃了民众情感的引信。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极其敏感的背景之下——加沙冲突的炮火正牵动着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心。作为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马来西亚民众对巴勒斯坦的遭遇感同身受。
早在10月初,美国驻马使馆外就已爆发过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当特朗普抵达吉隆坡当天,数千名民众聚集在安邦公园,高举着“不欢迎种族主义者”等标语,愤怒的声浪直冲云霄。社交媒体上,“不欢迎特朗普”迅速成为热门话题,怒火在虚拟世界与现实空间中同步燃烧。

这股愤怒并非无序的宣泄。以“BDS马来西亚”为首的20多个民间组织联合发起了抗议,甚至贴心地为参与者准备了“法律信息工具包”,显示出其高度的组织性。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安瓦尔与特朗普“共舞”、“共乘”的画面通过网络病毒式传播,成了一幕极其刺眼的讽刺剧。网民们将这些画面配上“加沙哭泣时,他们在跳舞”的文字,这种强烈的对比,瞬间引爆了公众的“背叛感”。前总理慕尤丁也站出来指责,称欢迎仪式“太过火”,尤其是在巴勒斯坦民众受难之际,那样的共舞画面令人难以忍受。

伊斯兰党总秘书达基尤丁更是在10月27日发表声明,严厉批评政府的外交姿态。安瓦尔政府试图将焦点引向“经贸合作”的努力,在其不合时宜的热情姿态下彻底失败。一场本应聚焦经济的外交活动,最终演变成了对政府合法性的严峻考验。
一份贸易协定,最终暴露了马来西亚在地缘政治棋盘上的被动,在维护主权时的艰难,以及政府精英与普罗大众在情感认同上的巨大鸿沟。风波远未平息,安瓦尔政府正行走在一条危险的钢丝上,一边是美国不容拒绝的投资与压力,另一边是国内濒临沸腾的民意与政治根基。

他必须在透明化协议、安抚民众和重新校准大国平衡中,找到一条出路。这场危机,是全球化时代中小国家普遍困境的一个缩影。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任何经济决策都无法与地缘政治和民众情感相剥离。一个外交动作的“温度”若控制不当,其引发的政治海啸,足以淹没它可能带来的任何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