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海,你说中心在哪,大家都知道,外滩,陆家嘴,那个地方,老有腔调了,可也挤死了,每天上班人都跟沙丁鱼一样,可不嘛,就那么点地方,所有人都往那扎堆,你说发展能均衡吗,肯定不能,现在不一样了,上海要搞大的,多核驱动,听过没,就是要好几个“心脏”一起跳动,东南西北都要发展,不再是以前那种,一颗心脏供血,全身疲软的样子了。

东南方向,算是上海这次变身的大头,两个引擎,呼呼地转,第一个是张江,没听错吧,就是那个搞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的地方,现在更是要当科技创新的老大,第二个是临港,以前感觉挺荒凉的,现在不得了,高端制造基地,自贸区试验田,全球资源再配置,听着就让人兴奋,临港那边还专门搞了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专门给企业解决难题,什么空间不够,土地难找,应用场景没有,通通帮你搞定,还有宝山区的那个数智南大,名字听着就高大上,重点发展软件服务,芯片设计,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目标是搞一个数字经济的全产业链,我的天,可真敢想,这一下子,上海的科技实力要上一个台阶了。

西南方向也不甘示弱,虹桥枢纽,以前就是个交通枢纽,现在要变成服务长三角的区域中心,打造服务经济的高地,虹桥商务区,要变成长三角的黄金门户,高端服务业都往那扎堆,有个叫虹桥SHOWAY的项目,听说占地面积巨大,一百四十万了,建筑面积也吓人,一百万平方米,里面有写字楼,有商业,有酒店,有公寓,还有剧院,吃喝玩乐都有,而且交通巨方便,四轨上盖,能直接到虹桥交通枢纽,四十五分钟到上海的主要CBD,你说牛不牛。

五大新城,以前就是郊区,现在要变成独立的城市,可不是睡城那种,要有自己的特色,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各个都有自己的定位,有了产业,有了人,才能真正地活起来,说实话,以前去新城,感觉就是空荡荡的,冷清清的,可现在不一样了,到处都在搞建设,热火朝天的。

上海在想啥,上海想变成一个智慧的,有韧性的,绿色的,人文的未来之城,到2050年的时候,城市结构是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不再是“一城独大”,而是均衡可持续发展,搞“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四级体系,发展模式要“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还要搞智慧城市建设,用智慧基础设施平台支撑城市建筑,交通,地下空间,水系统,能源,环保等六大系统,我的天,这盘棋下的真大,上海要变成高品质生活引领者,经济增长极,人民城市建设创新区,数字化转型示范区,长三角战略支撑点,所有人都觉得她以后不得了,反正我觉得,以后在上海发展,机会可多了,脸上也有光,就是不知道房价会不会也跟着涨,要是再涨,那可就气得不行了,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