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智芯公司联手国网破局!神经元电缆为江苏电网装上“智慧大脑”

在2025年的今天,数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着各行各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电力系统更是首当其冲。电网的稳定

在2025年的今天,数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着各行各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电力系统更是首当其冲。电网的稳定与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转。然而,深埋于地下的电缆网络,如城市的“隐形血管”,长期面临着质量监管、施工管控、故障定位和运行监测四大“顽疾”。这些难题不仅降低了运维效率,更给电网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

为攻克这些长期存在的痛点,一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变革应运而生。近日,在国网物资部的统筹规划下,智芯公司与国网江苏电力等单位联合研发的“新型感知电缆”在江苏省成功完成了120千米的规模化应用。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地下电缆智能化管理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从“被动运维”向“主动感知”的根本性转变。

01 破局之路:攻克传统电缆四大“顽疾”

传统的地下电缆管理模式长期依赖人工巡检和事后抢修,效率低下且难以应对突发状况。一旦发生故障,精准定位深埋地下的问题点如同大海捞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对于电缆运行过程中的微小温度变化等早期隐患,传统手段几乎无法实时捕捉,为电网安全埋下了定时炸弹。

面对这一“硬骨头”,智芯公司与国网江苏电力自2021年起便组建专项团队,决心以核心技术创新破解难题。经过不懈努力,团队于2022年6月成功研制出集“身份认证”与“温度感知”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感知电缆。其核心在于电缆内部植入了一颗颗具备测温功能的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如同为电缆这根“血管”植入了无数“神经元”。

这些微小的“神经元”不仅赋予了每一段电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还能实时监测其运行过程中的“体温”变化。这种从源头开始的数字化植入,彻底改变了传统电缆的管理模式,为构建电缆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02 “芯”火燎原:四大创新技术铸就“国际领先”

新型感知电缆的成功,得益于四项关键的技术创新。首先是其搭载的高精度“体温监测芯”。智芯公司自研的这款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芯片,测温精度在-40℃至150℃的宽温域内达到了±1℃,优于国际通行标准,能更精准地捕捉电缆的微小温度异常,防患于未然。

其次是坚固耐用的高耐受“身份标签芯”。植入电缆内部的电子标签采用了独特的抗金属干扰设计和柔性天线衬底,能耐受高达250℃的生产高温和复杂的施工应力。这确保了标签在电缆从生产、敷设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内都能被稳定识别。

安全性是另一大亮点。标签采用了基于国密SM7算法的安全交互存储技术,实现了“一芯一密”,有效防止了信息被克隆或数据被破解的风险,确保了电网“身份信息”的绝对安全。最后,配套的全链条管控系统,实现了“一码贯通、全链追溯”,将数字化管理延伸至电缆的每一个环节。

凭借这些创新,该成果已通过多家国家级权威机构的检测,并被专家组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它也成功入选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获得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

03 赋能未来:从规模化应用到构建数字孪生体系

此次在江苏完成的120千米规模化应用,不仅是对新型感知电缆技术可靠性的实战检验,更是其产业化推广的重要一步。事实证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应对大规模复杂应用场景,真正解决了地下电缆质量监管和运行监测的难题,为电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新型感知电缆已在国内多家知名电缆企业实现量产,具备了规模化交付能力。这为未来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随着应用的普及,它将显著提升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推动我国向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迈进。

展望未来,智芯公司的脚步并未停歇。据悉,公司正加快研制集成温度、压力、局部放电等多参量感知功能的新一代智能电缆产品。未来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更加完整、更加精细的电缆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体系,让物理电网与数字电网实现精准映射、实时互动。

从一颗小小的“中国芯”出发,到120千米智能电缆的成功铺设,我们看到的是科技创新为传统基础设施带来的巨大变革。智芯公司与国网的合作,不仅解决了行业顽疾,更为我国建设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注入了强劲动力。这条“会思考”的电缆,正成为守护国家能源安全、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引领着电网管理的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