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个时候,某知名家电企业的区域销售团队正陷入严重危机。团队成员各自为战,为抢客户互相压价;月度会议变成互相指责的战场;优秀员工陆续离职,业绩连续三季度下滑。
新上任的销售总监杨帆发现问题的根源:团队成员只关心个人业绩,缺乏共同目标;沟通机制缺失,内部竞争大于合作;管理者仍在用十年前的方法带团队。
破局:重塑团队基因
杨帆引入了一套系统的团队建设方法:
第一步:建立共同愿景他组织了一次特别的团队会议,让每个人回答三个问题:
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团队?
我们想为客户创造什么价值?
半年后,我们希望取得什么成就?
通过整合大家的答案,他们共同制定了"成为最懂客户的服务型销售团队"的愿景,并细化为可衡量的季度目标。
第二步:优化协作机制杨帆推行了三个实用工具:
"客户地图"协作法将全区客户在地图上标注,按区域和行业划分,团队成员根据专长认领,避免内部竞争。每周召开客户分享会,交流服务经验。
"问题解决"工作坊每月选取一个共性业务难题,组织跨小组头脑风暴。最近一次关于"如何服务老年客户"的讨论,催生了三项创新服务措施。
"成长积分"系统除业绩外,设立协作、创新、帮带新人的积分项,与奖金、晋升直接挂钩。
第三步:赋能领导者杨帆意识到,主管张磊仍在使用"命令-控制"式管理。他引导张磊完成三个转变:
从监督者到教练:用提问代替指令
从分配任务到激发潜能:帮助员工发现优势
从解决问题到营造环境:打造开放、互信的氛围
蜕变之路
改变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有老员工公开质疑:"这些花架子有什么用?"杨帆没有强压,而是邀请他参与设计新的考核方案,让他从抵触者变成推动者。
三个月后,变化开始显现:
团队协作项目增加50%
客户满意度提升30个百分点
员工主动提出创新建议同比增长3倍
最让杨帆感动的是,当一位团队成员家中突发急事时,其他同事主动分担工作、轮流帮忙,这在以前的竞争环境中是不可想象的。
可持续的成长
如今,这个团队已成为公司的标杆。他们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
目标对齐会:每月初,全员共同解读目标,确保方向一致敏捷工作圈:跨职能小组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成长反馈环: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持续成长机制
"真正的团队不是一群人在一起工作,而是一群人共同成长。"杨帆深有感触地说,"当我们把注意力从互相竞争转向共同创造时,奇迹就会发生。"
最近,这个团队刚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业绩目标。更难得的是,团队氛围积极向上,离职率降为零。
他们的成功经验正在全公司推广。事实证明,当团队找到正确的协作方式,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超乎想象的能量。而这,正是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欢迎成为“FTD学堂”的会员,解锁2000+职场主题课程。关注我,助你职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