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寿命长短,牙齿先知?60岁后,掉牙多的人活得久?告诉你答案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这篇文章。在此,友情地向您作出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你现在还有多少颗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这篇文章。

在此,友情地向您作出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你现在还有多少颗天然牙齿呢?

对于成年人来说,通常有最多32颗的天然牙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失去一些牙齿。

很多人对此不以为意,觉得这无非就是“老了”的一种标志;甚至还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会认为“60岁后,牙齿失去的越多,反而会活得更久!”。

真是这样吗?牙齿的数量与寿命长短之间又存在着哪些关系?想要活的久一点,我们又该如何爱护自己的牙齿呢?

一、寿命长短,牙齿先知?60岁后,掉牙多的人活得久?

在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一些八九十岁甚至百岁老人,他们虽然已经没有了牙齿,身体却依然活力充沛。

这就容易让部分人产生一个错觉,那就是认为人到老年后,掉牙多的人反而活得更久。

但其实,这种极个例的想法,完全缺乏任何的科学依据。

虽然受年龄因素影响,身体各项机能在步入老年后都会逐渐下降,牙龈也会自然萎缩,牙齿的脱落算是其中的一个自然现象。

但是,也并非像大家所想的那样,七老八十满口假牙,就是正常的现象。

牙齿其实并不像大家认为的那么脆弱,它的寿命甚至比多数的人类寿命都长。从健康的牙齿,到完全磨损到自然掉落,可能平均需要一百三十多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5年前,就曾提出“8020”标准,其核心目的就是想要通过延长牙齿的寿命来保证人类的预期寿命。即到了八十岁的时候,最起码还应该拥有不少于二十颗,坚固没有活动,且具有正常咀嚼功能的牙齿。正常没有智齿的,人一般满口牙是28颗左右。也就是说,到了八十岁最多坏掉八颗牙才是正常的标准。

而现实生活中,可能到了这个年龄能剩下八颗符合标准的人都不多。

在我国最新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提到,在低龄段老年人(65岁≤年龄<75岁)中,嘴里一颗牙都没有的人近5%,存在缺牙的人近九成,牙周健康的不足一成。

所以,掉牙这件事本身就是“非正常死亡”,多与各类因素(如不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引起的口腔疾病(如牙周炎、龋齿等)有关。

而那些认为“年龄越老,掉牙越多的人,反而越长寿!”完全是大错特错。

反而,大量国际研究都证实了,自身的天然功能牙的数量,与人体整体的虚弱程度、健康状况,甚至是寿命的长短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一项发表在《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上基于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的分析中,研究者通过对7557名50岁及以上参与者的追踪观察发现,与拥有20颗以上牙齿的人相比,牙齿少于20颗的人群,其虚弱指数(FI)随时间上升的速度显著更快。其中拥有10颗至19颗、1颗至9颗以及无牙的参与者,其虚弱程度恶化的速度相较于牙齿健全者来说,FI指数上升越来越快,且这种关联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协变量后依然显著。

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同时还指出,就算是在缺牙后佩戴了假牙,也无法有效减缓因自身的天然功能牙缺失,带来的虚弱加速趋势。

要知道,虚弱也就代表着老年人现有的各项身体机能,都无法更好的对抗来自外界的各类侵袭,有着更高的患病率,自然生活质量及寿命都会相应的更差。

牙齿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把食物嚼碎了,方便机体吸收。

拥有20颗以上健康的功能牙齿的老年人,与缺少牙齿(≤19颗)的老年人相比,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平均增加了约40%。

而当老年人掉牙超过3颗,与全口牙的人群相比,他们的咀嚼能力会平均下降约30%。

也就是说,掉牙多的人,没法充分的嚼碎一些富含高纤维的蔬菜水果及蛋白质。

既增加了肠胃负担,引发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炎等问题;又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尤其是蛋白质等关键营养素的缺乏,会加速肌肉流失,增加肌无力、肌少症等发生,使老年群体身体机能变得更弱。

而发表在《BMC Oral Health》上的一项针对超3万美国人的大型研究提到,具有天然功能牙的缺失影响着全身健康。其中相比于拥有20-28颗天然牙的人群,牙齿极度缺失(仅剩0-9颗)的人,其全因死亡风险高出了约46%,死于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近92%,几乎是翻了一番,死于糖尿病的风险则增加了67%,死于癌症的风险增加了近80%。即便是牙齿多于9颗但少于19颗,且无法有效咀嚼的人,全因死亡风险也比牙齿健全好用者,高出约35%。

另一项荟萃分析进一步聚焦心血管风险,发现严重缺牙(全口无牙或少于10颗)的人群,死于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的风险,比牙齿相对健全者高出约66%,其中全口无牙者的风险尤其高,且结论一致。即使考虑了年龄、吸烟、糖尿病等混杂因素,严重缺牙本身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显著独立风险因素(风险仍高于52%)。

这主要与牙周病的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以通过发炎的牙龈创面,或是不正确刷牙引起的出血点,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中去,引发全身慢性炎症有关。

这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进而促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牙周疾病与糖尿病还存在着双向的危害。长期的高糖环境,会使炎症变得难以控制;而炎症介质又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的控制变得难上加难。

这也就使得,长期缺少自然功能牙的人群,平均寿命比牙齿健全者短了近11年;而到了74岁以上牙齿仍然健全的人,有很大概率可以活到100岁以上。

所以,保护好我们的牙齿,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或是美观,更是为了保障营养吸收、降低全身炎症水平,守护心脑血管健康,最终获得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从何做起呢?

二、如何保住健全的牙齿,获得健康长寿?

牙齿健康既然如此重要,那你又了解怎样的牙齿才算是健全的牙齿吗?

在数量上,一口健全的牙齿大约有28颗到32颗不等。其中十分坚固,没有一丝松动,且能够和对颌牙保持刚刚好咀嚼关系的功能牙,数量要在20颗以上。那些没有很好咬合关系,或是长在牙列外面的牙齿,即便很坚固,也不算数。

同时,还要具有强有力的咬合力。

发表在《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上的一项研究提到,通过对年龄超过70岁的参与者,进行长达13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咬合力最低的那组男性,比咬合力最高的那组男性,死亡风险高了约94%。也就是说,咬东西的力气越大,相对寿命也就更长。

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拥有一口健康完好的牙齿呢?

日常的清洁肯定少不了,最好每天早晚分别进行一次牙面清洁。

牙刷尽量选择软硬适中的,低龄和高龄段人群则应该使用小头软毛的牙刷;常吸烟或是喝咖啡等,已经有牙污渍的人群,可以适当选择偏硬一点的,来减少色素的沉着。

刷牙的时候不要认为满嘴泡沫就刷干净的,理想的刷牙时间不应该短于3分钟。

也不是刷的越用力就越干净,太用力反而容易损伤牙周组织,增加牙周病发病几率。

正确的应该是,将牙刷向牙齿面呈一定角度(约45°)倾斜,以画圈的姿势水平轻柔颤动的去刷。并将整个牙齿面都刷洗干净,尤其是一些死角区域。

对于有牙周问题的人群,每次饭后,记得要及时用清水漱一下嘴里的食物残渣,并用牙线清理一下齿缝。最好是每次洁牙之后,都做一下舌苔的清洁,防止有害菌长期在口腔中堆积,对牙齿产生不好的影响。

洁牙剂最主要的就是选择,抑菌效果好且经济实惠的含氟牙膏。

当然现在市面上很多功能性牙膏,但对于牙齿敏感的人群,要慎选磨损度较大的含“碳酸钙”成分的牙膏,更适合颗粒圆滑细腻的含“水合硅石”成分的牙膏。

同时,建议每年到专业的牙科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如果有龋齿、牙周病等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治疗,以免发展到严重的地步。

尤其是四十岁之后,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

而且,最好是每年进行一次洗牙,这样可以彻底的清除一些顽固性的牙菌斑。可能有些人会担心洗牙感染风险,只要是正规机构正规操作,基本风险性都很低,大家可以放心去洗牙。

在饮食上,也要有意识的去进行控制。

比如尽量远离那些可以致龋的食物(如可乐、奶茶、巧克力等);多吃强健牙齿的富含钙质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可以通过每天至少半小时的日照来获取)以及富含大量矿物质的坚果;摄入适量的有助于清洁牙齿的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等)。

吃东西的时候注意要细嚼慢咽,特别硬的食物(如骨头、硬块糖等)尽量不要吃,防止牙齿的过度磨损,或是意外崩裂。

如果因为牙周病或是机械损伤等原因,造成了牙齿缺失,那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长期置之不理,只会让对侧的牙齿变长,整排的牙齿都出现倾斜,严重导致咬合紊乱,增加各类牙齿疾病风险,这又会增加缺失牙的概率,以此形成恶性循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牙齿松动了,可能会带来各种疼痛,或是需要不停的反复的进行治疗,就会萌生一拔了之的想法。

但其实,天然的牙齿与后天人造的牙齿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天然牙齿的牙根周围有丰富的神经系统,可以感知到吃东西的快乐。

一旦将天然牙齿拔掉,那这种快乐将永远消失掉。

遇到牙齿问题,还是得在专业的医生建议下进行治疗。如果医生没有建议拔掉,那最好不要拔。如果医生建议拔掉,也不要害怕,现在种植牙技术都很娴熟。但切记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种植,以免影响整体的牙齿健康。

总而言之,就像我们常听到的俚语“活到九十九,多亏好牙口”一样,想要长寿更需要健康的牙齿作为支撑。六十岁之后,并非牙齿越少越长寿。恰相反,拥有全口天然牙齿的人,反而更可能成为百岁老人。生活中,与其关注牙齿数量,不如坚持科学的牙齿护理,为健康长寿打造坚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柳雪.保护牙齿与寿命相关[J].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2020(1):1.DOI:CNKI:SUN:LTZZ.0.2020-02-054.

[2]苏自己.你的牙齿还能用多久?[J].人人健康, 2021.DOI:10.3969/j.issn.1004-597X.2021.06.037.

[3]赵强.中老年人护齿"势"不宜迟[J].康颐, 2016, 02(v.15;No.153):34-35.DOI:CNKI:SUN:KNYI.0.2016-02-012.

[4]皮雪敏.65岁以上老人如何保持20颗功能牙[J].健康指南:中老年, 20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