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陪嫁600万,要求在婚房加上名字却被公婆直接拒绝了,女子大方同意,可领证当天,公公一家却直接傻了
我和老公赵然刚订婚没多久,婆婆就迫不及待地催着商量婚房的事。
她得意地带我去看他们家在市中心买的一套大平层,装修豪华,地段一流,说是给我们小两口准备的。
我家拿出600万陪嫁,本想婚房加上我的名字,图个安心。
谁知公公一口拒绝,语气冷得像冰:“这房子是我们家的,凭什么加你名字?”
我笑了笑,没争辩,当场点头同意,婆婆还夸我懂事。
赵然急得拉着我道歉,说一定说服他爸妈。
我却拍拍他的手,平静地说:“没事,我有我的打算。”
领证那天,公婆笑得合不拢嘴,以为我好拿捏。
可当我拿出准备好的东西,他们一家全傻眼了……
01
在朋友们的眼中,张晴和李浩的爱情故事简直是都市里的教科书范本。
张晴出身书香门第,父母都是高校老师,她自己则是个小有名气的室内设计师,作品常出现在行业杂志上。
李浩长得阳光帅气,在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头脑灵活,同事们都说他前途无量,是那种“别人家男朋友”的标准模板。
两人是在一次设计与科技跨界论坛上认识的,起初只是礼貌寒暄,后来通过微信越聊越投机,经常约在市中心的咖啡馆聊到深夜。
他们的感情在一次次畅谈中慢慢发酵,张晴喜欢李浩的幽默和上进,李浩则被张晴的才华和温柔吸引。
三年时间,他们的感情像慢火炖汤,越来越浓厚,彼此都觉得对方是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李浩曾在朋友聚会上搂着张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这辈子就认定晴晴了,谁也别想让我改主意。”
张晴也常常窝在李浩怀里,幻想未来生活的模样:她忙完一天设计,端出热腾腾的饭菜,李浩推门而入,脸上带着笑。
婚礼的日子越来越近,两家父母对这桩婚事都挺满意。
张晴的父母张教授和王老师觉得李浩为人真诚,踏实可靠,是个值得托付的好小伙。
李浩的父母李建民和赵丽萍则更实际一些,他们看重张晴的家境和职业能力,觉得这门亲事门当户对。
李浩家早年在市中心买了一套精装修的公寓,地段好,面积120平,价值不菲。
张晴去看过几次,房子装得现代简约,开放式厨房和落地窗让她特别喜欢。
装修时,李浩还特意征求她的意见,比如窗帘颜色、家具摆放,让张晴觉得很被重视。
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直到婚礼前的一次家庭聚会,把一个现实问题摆上了台面。
婚礼前十天,两家人在一家高档餐厅聚餐,商量婚礼细节。
张晴的妈妈王老师说话总是温温柔柔,但条理清晰,她先是感谢了李家的付出,然后话锋一转,提到了房子的事。
“这套房子地段好,装修也用心,两个孩子住着肯定舒服。我们就晴晴一个女儿,只希望她婚后生活安稳,有个依靠。”
王老师语气温和,但在座的都听出了她的意思。
李浩的父母对视一眼,心里明白对方在暗示什么。
李建民是家里的话事人,说话向来直截了当,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着对王老师说:“您这话太客气了,结婚后就是一家人,这房子就是他们的家,您完全放心。”
王老师点点头,笑了笑,继续说:“既然是一家人,有些事提前说清楚最好,免得以后有误会,您说对吧?”
她顿了顿,终于说到重点:“这房子是小两口一起住的,能不能把晴晴的名字也加上?这样对两个孩子来说,也多一份保障。”
这话一出口,包间里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李浩看向张晴,张晴脸上还是那副淡淡的笑,看不出喜怒。
李建民的笑容收了起来,眉头微微皱起,语气也冷了几分。
赵丽萍轻轻拉了拉丈夫,想让他说话别太冲,但李建民没理会。
他放下茶杯,看着王老师,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悦:“这房子是我们老两口攒了一辈子钱买的,是李家的财产,加名字?不太合适吧。”
李浩的脸色一下变得难看,想开口却被父亲一个眼神制止了。
张晴的父母也愣住了,没想到对方态度这么强硬。
王老师脸上的笑容有些僵,但她还是保持风度,语气坚定地说:“现在年轻人结婚,很多都是把两个人的名字写在房本上,这不只是钱的事,也是对彼此的尊重和保障。”
李建民冷笑一声,态度更硬了:“尊重?我们对晴晴还不够尊重?她嫁过来什么都不缺,还能亏待她?要说保障,浩子对她好不就是最大的保障?房子首付是我们掏的,贷款也是我们在还,万一以后有什么变故,这不等于把我们家的财产分出去?”
这话说得太直白,透着明显的防备,气氛彻底冷了下来。
张晴父母的脸色沉了下去,李浩也觉得尴尬,低头看向张晴,眼神里满是歉意。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张晴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举动。
她轻轻拍了拍妈妈的手,示意她别激动,然后抬起头,平静地看向李建民,脸上依然带着得体的微笑。
“李叔叔,您说得有道理,”张晴的声音轻柔却清晰,每个人都听得很清楚,“既然是李家的财产,我就不加名字了。”
她说完,还微微点了点头,像是真心实意地接受了这个决定。
02
张晴这话一出口,包间里安静得像被按了暂停键。
李建民原本紧绷的脸,听她这么爽快地答应,表情立刻缓和下来,嘴角甚至微微上扬。
他完全没想到,这个有文化又有主见的女孩,竟然会这么痛快地妥协。
赵丽萍也松了口气,看向张晴的眼神多了几分赞赏,觉得这女孩真是识大体。
张晴的父母却坐不住了,王老师皱着眉,眼里全是困惑和担忧。
她不明白,向来有主见的女儿,怎么会突然这么轻易就让步了。
张教授握紧了拳头,想开口说话,却被张晴一个眼神拦住。
李浩更急了,他太了解张晴,知道她绝不是会忍气吞声的人。
她现在这么平静,反而让他心里更没底,像是藏着什么他看不透的心思。
他刚想开口,张晴一个眼神扫过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只好把话咽了回去。
接下来的饭局,表面上气氛缓和了不少,但实际上每个人心里都藏着心事。
李建民和赵丽萍显得挺高兴,觉得张晴“懂事”,既省了麻烦又保全了李家的面子。
他们兴致勃勃地聊起婚礼细节,好像刚才的争执从没发生过。
张晴始终保持着淡淡的微笑,偶尔应和几句,不多说一句废话。
她的眼神却深不可测,谁也猜不透她在想什么。
张教授和王老师几次想私下问女儿,却都被她巧妙地岔开了话题。
饭局结束后,张晴和李浩送走双方父母,一起开车回公寓。
车里安静得让人觉得有点压抑,李浩几次想开口,都被张晴平静的侧脸打断。
车停在楼下,李浩终于忍不住,拉住张晴的手,声音低哑,满是愧疚:“晴晴,真的对不起,我爸就是那样,固执又爱面子,你别往心里去。”
张晴转过头,看着他满脸歉意,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没事,不用道歉,李叔叔说得有道理,房子是你们家买的,加不加名字是你们的权利。”
李浩更急了,声音都有些急切:“可那是咱们的婚房啊!你嫁给我,就是我家的人,你的权益我得护着!明天我就找我爸妈说,必须把你名字加上!”
张晴伸手按住他,语气平静却不容反驳:“别去,我既然答应了,就不会反悔。”
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相信你爸妈愿意让我们住这房子,就是真心接纳我,名字不名字的,没那么重要。”
李浩盯着她,眼里满是疑惑和心疼:“晴晴,你是不是在说气话?有啥委屈你得跟我说,别憋着。”
“真没委屈,”张晴打断他,目光沉稳而坚定,“浩子,你信我吗?”
李浩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信!我当然信你!”
“那就行,”张晴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点让人捉摸不透的深意,“你既然信我,就信我的决定,有些事,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李浩看着她,虽然还是有点不放心,但她的镇定和自信让他暂时放下了心。
他选择像从前一样,无条件地信任她。
回到家,张晴刚进门,父母就拉着她问个不停。
“晴晴,你到底怎么想的?”王老师语气里带着点埋怨,“怎么能这么轻易答应?这太草率了!你以后在李家怎么站得住脚?他们肯定觉得你好欺负!”
张晴倒了两杯水,递给父母,自己坐在沙发上,表情依然平静。
“妈,爸,别急,我不是一时冲动,李叔叔说得对,那是他们家的财产,我没必要争。”
张教授有些激动:“不争?这是你的权益!你嫁过去也是他们家的人,凭什么住没自己名字的房子,看人脸色?”
“我不会看任何人脸色,”张晴语气斩钉截铁,“我的安全感,不需要别人给。”
她停顿了一下,眼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我自己能给自己安全感。”
张教授和王老师对视一眼,感觉女儿话里有话,但又摸不透她在想什么。
张晴从小就很有主见,但像现在这样藏着心思、让人完全猜不透,还是第一次。
王老师担心地问:“晴晴,你是不是有啥计划?可别做傻事啊!”
张晴握住妈妈的手,笑了笑:“妈,我不会乱来,我只做对自己有利的决定。”
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色,眼神明亮坚定,“我那200万的陪嫁,会一分不少带过去,但怎么用,我得自己说了算。”
父母听她这么说,虽然还是有点不放心,但看她这么有底气,只好暂时压下担忧。
他们知道,女儿从不会让自己吃亏。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张晴到底在酝酿什么“后招”。
而这200万的陪嫁,又会在两家之间掀起怎样的波澜呢?
03
婚礼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各种琐碎的事宜也安排得井井有条。
自从张晴“爽快”地不再提加名字的事,李浩父母对她的态度明显亲近了不少。
赵丽萍经常给张晴打电话,聊婚礼的细节,语气里满是满意和热情。
在他们看来,张晴家境好、有教养,还这么“明事理”,简直是完美的儿媳妇。
李建民更是逢人就夸张晴,说她“有眼界、懂大局”,早忘了自己当初拒绝加名字时的强硬态度。
有一次两家人一起吃饭,李建民还半开玩笑地对李浩说:“浩子,你真是好福气,能娶到晴晴这样的好女孩,以后可得好好对她。”
李浩听了这话,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他既觉得张晴受了委屈,又搞不懂她为什么一直这么淡定。
他私下问过张晴好几次,到底在不在意房子的事,张晴每次都说“我有自己的安排”,让他没法再多问。
张晴的父母却始终放不下心,他们相信女儿的能力,但总觉得她嫁进这么计较的家庭,未来可能会吃亏。
王老师甚至悄悄找张晴谈了好几次,劝她再好好想想。
“晴晴,你真的想清楚了?婚姻不是儿戏,也不是赌气,你现在什么都让步,以后容易被欺负。”王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张晴握住妈妈的手,目光温柔却坚定:“妈,我没让步,我只是换了个方式,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
她停顿了一下,轻声补充:“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走得更远。”
她没跟父母细说自己的计划,只是让他们放宽心。
见她这么有底气,父母也不再多问,转而把心思放在了那笔陪嫁上。
张晴的陪嫁不是小数目,整整200万。
这是张家父母多年攒下的积蓄,本来就是想给女儿婚后多一份保障。
王老师在电话里跟赵丽萍提到这笔钱时,赵丽萍明显愣了一下,之后语气更热情了,连连说:“亲家真是太体贴了,晴晴嫁过来是我们家的福气。”
在李家看来,这200万简直是给家里添了一大笔财富。
李建民私下跟赵丽萍商量这笔钱怎么用,赵丽萍建议拿一部分办婚礼,剩下的可以买辆好车,或者给小两口装修房子再添点家具。
李建民却琢磨着说:“这钱是晴晴带来的,怎么用还是得听她的,不过咱们做长辈的,也得有点表示。”
他这话的意思是,李家已经出了婚房,张晴又“懂事”地没加名字,这笔钱按理该由张晴“自己安排”。
但在他心里,最好是能花在小家庭上,这样也能让李家省点开支。
张晴早就看透了李家的心思,但脸上一点没表现出来。
她心里清楚,这200万是她最大的底牌。
她没把钱交给李浩,也没让李家插手安排,而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婚礼前几天,赵丽萍特意把张晴叫到家里,说是让她看看婚礼用的首饰,其实是想试探她对陪嫁的打算。
“晴晴啊,你嫁过来就是我们家的人了,你爸妈给你这笔钱,也是想让你婚后过得舒心。”赵丽萍拉着张晴的手,笑得亲切,“不过浩子也是个能干的孩子,你们以后花钱的地方多,你有没有想过,这笔钱怎么用更合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