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孩子的命运确实和父母有关,父母掌控欲越强,孩子命运越坎坷

孩子命运跟父母脱不了干系,有些父母啊,掌控欲强得离谱,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从穿啥到学啥,全得听他们的。还有的保护

孩子命运跟父母脱不了干系,有些父母啊,掌控欲强得离谱,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从穿啥到学啥,全得听他们的。

还有的保护欲爆棚,把孩子护得严严实实,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可这样真好吗?

孩子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没了自由探索的机会,也学不会自己面对风雨。

等哪天父母护不住了,孩子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命运能不坎坷吗?

1、命运

《资治通鉴》里记载,赵武灵王是一位极具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推行“胡服骑射”,让赵国军队战斗力大幅提升,国力日益强盛。

然而,在对待儿子赵惠文王的教育上,他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赵武灵王对赵惠文王保护过度,掌控欲极强。

他早早为儿子铺好了所有的路,从朝堂政事的决策到身边大臣的任用,都一一插手。

赵惠文王就像被关在精致笼子里的金丝雀,看似养尊处优,实则毫无自由施展的空间。

有一次,朝堂上大臣们就一项重要的军事战略产生了分歧。

年轻的赵惠文王经过深思熟虑,有了自己的想法,刚要开口表达,赵武灵王却直接打断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了决定。

赵惠文王满脸委屈,小声说道:“父王,儿臣觉得……”

话还没说完,赵武灵王就皱着眉头呵斥道:“你懂什么!这事儿为父自有分寸。”

赵惠文王只能默默低下头,眼中满是失落。

长此以往,赵惠文王变得胆小怯懦,缺乏主见。

即便后来赵武灵王退位,将王位传给了他,可面对复杂的朝堂局势和纷繁的国事,赵惠文王常常手足无措。

他习惯了依赖父亲的安排,一旦失去那双“掌控的手”,就如同失去了方向的船只,在风浪中摇摇欲坠。

而赵国也在这种缺乏有力领导的局面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还爆发了内乱。

2、作为父母,该如何避免陷入这样的误区?

有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学会“放手式陪伴”。

很多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时刻盘旋在孩子头顶,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其实,孩子就像小树苗,需要自己经历风雨才能茁壮成长。

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

比如孩子学骑自行车时,不要一开始就紧紧扶着车把不放手,而是先在旁边给予鼓励和指导,然后慢慢松开手,让孩子自己感受平衡和掌控方向。

当孩子摔倒时,不要立刻冲过去扶起并责备地面,而是微笑着说:“宝贝,没关系,摔倒了再爬起来,你比上次骑得更远了呢!”

就像有位家长分享的:“以前我总是怕孩子磕着碰着,事事都帮他做好。后来我尝试放手,让他自己整理书包、洗袜子。刚开始他确实弄得一团糟,但慢慢地,他不仅学会了这些生活技能,还变得更有自信了。”

放手不是放任,而是在安全的范围内,给孩子探索和成长的机会。

第二个方法是鼓励“试错式成长”。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孩子难免会犯错。

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犯错就大发雷霆,严厉指责,这会让孩子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尝试新事物。

其实,错误是成长的阶梯。

当孩子把颜料弄得到处都是,试图创作一幅画时,不要生气地说:“你看看你,弄得这么乱!”

而是饶有兴趣地说:“哇,你在创作一幅特别的画吗?能和妈妈说说你画的是什么吗?”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知道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

我亲戚家有个孩子,曾经因为尝试自己做蛋糕把厨房弄得乱七八糟,但他的父母没有批评他,而是和他一起收拾残局,并鼓励他再次尝试。

后来这个孩子不仅学会了做各种美味的蛋糕,还培养了对烹饪的浓厚兴趣。

第三个方法是培养“独立式思维”。

生活中,不要总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

比如孩子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不要马上给出科学的解释,而是反问:“你觉得呢?我们一起想想,有没有什么可能的原因?”

通过这样的互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独立的思维是孩子未来立足社会的根本。”

当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就能冷静分析,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父母。

“爱之深,责之切”,但这份爱若变成了过度的掌控和保护,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枷锁。

毕竟,孩子的命运之舟,只有自己掌舵,才能顺流远航,驶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