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安徽此地中考改革方案正式发布!总分直降100分,引发千万家庭关注

减负风暴真的来了,这次是动真格的!10月31日,六安市教体局一场新闻发布会,在全市家长圈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从20

减负风暴真的来了,这次是动真格的!10月31日,六安市教体局一场新闻发布会,在全市家长圈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从2024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六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迎来重大调整!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全网关注。

消息一出,家长们的微信群、朋友圈瞬间炸开了锅。“地理生物不计入总分了?”“实验操作只考一科?”“总分直接降了100分?”这些问题成了当晚许多家庭餐桌上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01

到底改了啥?三句话看懂新政

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我们为您梳理了此次改革的三大核心变化,一分钟掌握要点:

第一句话:地理、生物学“退出”计分科目行列。这两科不再作为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成绩呈现方式由分数调整为等级呈现。这意味着学生在这两科上的竞争压力将减小,不再为每一分而拼命刷题。

第二句话:理科实验操作“减负”明显。九年级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从物理、化学两个学科调整为现场随机抽取一科考试。八年级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则由考生所在学校自行组织,减轻了学生的备考压力和往返考点的奔波。

第三句话:中考总分“瘦身”100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由850分调整为750分,纳入计分的科目由10个调整为8个。具体构成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含听力)120分、道德与法治80分、历史70分、物理70分、化学40分、体育与健康60分、实验操作考试10分。

02

安徽中考为何“五花八门”

六安新政出台,有网友纳闷:中考不是全省统一的吗?池州的网友首先跳出来:“怎么可能,我们这里中考总分750分。”还有铜陵的网友可能会说:“他850算什么,我们这里870分呢。”

还真不一样!以2025年中考为例,安徽各地中考总分可谓“千差万别”,可以分为十一档:

第一档870分:铜陵市;

第二档860分:淮南市;

第三档850分,蚌埠市、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

第四档830分:安庆市的怀宁县;

第五档810分:滁州市;

第六档800分:安庆市的桐城市;

第七档780分:马鞍山市;

第八档770分:池州市的石台县、青阳县、九华山;

第九档760分:芜湖市、阜阳市、宣城市;

第十档755分:安庆市;

第十一档750分:合肥市,池州市。

为何会出现如此五花八门的情况?安徽中考实行统一命题、分级管理。文化课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时间考试,但在最终总分的计算上,各地存在差异:

八年级的生物学和地理,有的地区要求通过即可,不计入中考总分;有的则按卷面分计入总分。实验操作上,有的10分,有的15分,有的20分,有的考一项,有的考两项,有的甚至考三项30分。还有地市将综合素质评价折算成分数计入总分。这就导致了安徽各地市、甚至同一地市的县区中考总分千差万别。

03

六安改革,是“减负”还是“放水”

六安这次中考改革,计分学科由10科变为8科,实验操作考试由两项变为一项,八年级生物实验由各校组织,中考总分由850分降为750分。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减负”与“提质”。通过调整计分科目和考试方式,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并引导教育回归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对学生而言,这是实实在在的“减负”。不再为地理、生物的每一分绞尽脑汁,不再为实验操作耗费过多精力。学生们可以把更多时间用在发展兴趣爱好、参与社会实践上,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对学校而言,这是从“应试”向“素养”的转型。学校不再需要为大量计分科目的应试投入过多教学时间,可以更灵活地安排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这次改革并非降低标准,而是优化评价方式。地理、生物改为等级评价,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科不重要,而是避免了分分计较的过度竞争。学生仍需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为高中学习打好基础。

六安中考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从850分到750分,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当孩子们不再为每一分而拼命,当校园里有了更多欢声笑语,当教育回归其本质,这或许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本来模样。

改革的成效需要时间检验,但这一步,无疑迈出了减负提质的坚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