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莫让“叛逆”标签阻碍亲子沟通

(作者:李莉)当孩子开始表达不同意见、捍卫自我边界时,一些家长便给孩子贴上“叛逆”的标签。“叛逆”是一个极具否定色彩的词

(作者:李莉)当孩子开始表达不同意见、捍卫自我边界时,一些家长便给孩子贴上“叛逆”的标签。“叛逆”是一个极具否定色彩的词语,一旦给孩子扣上这个“帽子”,便将其基于成长的反抗、探索与独立思考都定义为需要被纠正的问题行为。(《中国教师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叛逆”一词常常被家长轻易提及,当孩子开始展现出不同意见,努力捍卫自己的边界时,“叛逆” 的标签便不由分说地被贴在他们身上,然而,这样的标签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叛逆” 这个带有强烈否定意味的词语,一旦被用于孩子身上,就如同给他们的成长之路设下了重重障碍,孩子基于成长的反抗、探索与独立思考,本是心智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却被家长一概视为需要纠正的问题行为,这不仅忽视了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更抑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

一个心智健康的孩子,走向独立是其必然的发展路径,他们渴望拥有选择权,试图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理解世界,这是成长的本能诉求,然而,当这些合理的心理需求遭遇家长单向的指令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时,冲突自然难以避免,这种冲突并非孩子故意为之,而是他们对自我成长的一种表达。

可惜的是,很多教师和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简单地用 “太叛逆” 来定义一切,这种做法看似轻松地给孩子的行为定了性,实则是在不经意间关闭了与孩子沟通的大门,一旦沟通的桥梁被切断,家长和教师就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错过了解他们真实想法和感受的最佳时机。

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因为不被理解而感到孤独和迷茫,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也会变得紧张,家长和教师原本期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却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家长和教师应当摒弃这种用 “叛逆” 标签定义孩子的做法,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当孩子表达不同意见时,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耐心倾听背后的原因。通过平等的沟通,建立起信任的桥梁,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陪伴他们度过成长的关键时期,莫让 “叛逆” 标签成为阻碍亲子沟通、师生交流的绊脚石,让孩子在理解与支持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展现出属于他们的独特魅力。(作者单位:江油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