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随笔 | 为什么哪哪都在卷

01最近发生的事情有点多最距离上次更新差不多有大半个月的时间了,一般情况我都会保证至少一星期一更,但是前段时间,家里的小

01

最近发生的事情有点多

最距离上次更新差不多有大半个月的时间了,一般情况我都会保证至少一星期一更,但是前段时间,家里的小团子不舒服紧急住院,随之小嘟嘟也有点被传染,除了住院随伴,来回医院家里,着实忙的头晕眼昏,加上学校上课、结业考试和继续教育,自己有空写写东西的时间真的抽不出来或者说是没有心力不想去动。      直到今天,新的一周开始,才稍稍得空处理些工作和自己的私事。昨天刚在系统确认了环境工程的毕业论文但选题还没确定,最近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些啥,感觉自己是不是被内卷了,上一篇随笔,有感而发,,今天回头想想,日子一天一天的忙,一天天的少,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大家都越来越卷了。

02

感觉哪哪都在卷

上上周小团子不舒服紧急住院,我就深刻体会到了医院所谓的内卷,有些冷门的科室“门前冷落鞍马稀”,有些热门科室“一卷不可收拾”。住院期间早上7点不到,一病患家属就开始机器不断的刷号,关键他预约的是晚上9点的核磁,我问他为什么来这么早,他说他已经连续来了2天了,来碰碰运气万一有人预约了没来呢,我心一想,我不也是因为排的明天下午的,今天来碰运气的么(相视无语),如果说这不是卷而是医疗资源的紧张,那么护士口中聊天的医院工作者学历内卷、论文内卷、职称内卷、绩效内卷(这怕不紧是医学一个行业的通病,各行各业都有。电工焊工的准入职业资格能理解安全从业角度,但要求人家技能为主的岗位同时提交婚姻、名下住房、子女情况、本外地户口甚至无犯罪记录无工伤证明,这就有点“过”了吧,来自前阵子一位法律咨询)。      马上6月1日就要给嘟嘟报名幼儿园了,报名群里一些聊天就开始卷起来了,早几年“虎妈”“狼爸”掀起热议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小孩就沦落成“鸡娃”,本该是开心玩耍年龄段的小孩就要“1天10个补习班”、“被花了20万补习成绩还是倒数对得起父母么?”我曾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评论“有个道理是同时适用于成人与孩子的——没学到点上,再多努力都是白搭。”家长卷,小孩就得卷,对于孩子来说,愉快的童年也离他们远去,对于家长来说,即便小孩学业上的成功,能保证他其他方面的成功么,“北大学霸吴谢宇弑母案”今年初才宣判大家应该不陌生吧。

上周六,去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继续教育结业考试(在六合大厂那),来回地铁(从溧水上的地铁,来回约4个小时、如果是开车也要2个多小时,还好地铁虽要换成至少直达),上了半天课,一学员,他苏州的,昨天晚上就来了,聊到一个话题,对方:怎么想到考工程学位,你不是学法律的,要转行么?我答:不是,因为我要考专代,专代需要工科学位,你呢?对方:我现在是建造师,需要个环评工程师资格证,当项目经理或者监理发现都没做次环评的单次收入高。我:那你原来学什么专业的?对方:上海交大的计算机专业(好家伙,都这么厉害的么,it到pg)

03

知足常乐,活出意义

以前我对内卷的理解是,“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为内卷”。回想这些年的生活和工作中,其实也有大量时间浪费在细枝末节的形式上,有时反而忽略了“生活的意义”。

也许焦虑会一直存在,学会知足、学会休息、学会把“总以为必须先做好了这些,必须先拥有了这些,才会去自我放松、陪伴孩子、孝敬父母等等一系列本可以平常就能做的非得后置去做”,万一你没有时间去做了呢?

微博上有人说,多去创造心流,多去“向外卷”,我觉得这话没错,周围的环境已经内卷,自己的心力,不能再内卷。技术的进步,快速的变化,激烈的竞争,让所有人都很焦虑,多一份释然,就少一份内卷,内卷这个游戏,不参与也罢,生活只有一次,不留遗憾的度过,改变认知思维、打破恶性内卷,这也将会是我公益活动中相教于法律公益新的出发点。

嘟团生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