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友张姐给我打电话,哽咽的声音很明显。
"小王啊,我当初听你的话,学你好了!"
…………
张姐是我当年做生意时认识的,因为脾气秉性相同投,很快发展成至交好友,一晃友情也持续快20年了。
我俩各自有一个儿子。
她儿子不爱念书,早早就学了手艺开汽车修理部。
我儿子则是学霸型的,一路重点学校念下来,最后研究生毕业,现在在国企大厂工作。
虽然俩孩子发展方向不同,但给我和张姐带来的烦恼基本相同。
先说我吧。
和张姐同样,当初为了儿子结婚买房耗尽自己大半生的积蓄后,选择了和儿子一起生活,帮他们带孩子做家务。
每个月6000块钱的退休金,基本都是花在了儿子的小家身上。
原打算去世老伴留给我的养老金30万也都贴补给他们的。
但跟他们生活在一起6年后,我就坚决回自己老宅生活了。
之所以我回来的原因是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这6年,我钱没少出,力也没少使,但是儿子,儿媳并不把我的付出当回事儿。
家里来亲戚出去吃饭,从来我都是被落在家里的那个。
这6年的时间里,儿子,儿媳和亲家母出省游出国游去了好几趟,也从不带上我。
平时做家务,带孩子,他们也对我诸多挑剔,没有包容心。
这些事儿一点点累积着,终于在孙子上幼儿园后,我决定自己回家生活了。
孩子刚上幼儿园不太适应,加上幼儿园的孩子多,传染源也多了,总有病。
一有病,儿子儿媳就埋怨照顾孩子不精心就做做样子。
这话太伤人了。
想想孩子从小只要生病,几乎都是我整夜整夜陪着。
每次孩子生病我都掉秤,这样的我怎么可能不精心。
以往发生的那些事情早都证明了他们就是心里太不拿我当回事儿了,所以才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丝毫不考虑我的感受。
到家第二天上午,儿媳妇发来微信,说娃哭着要奶奶,让我赶紧回去。
当时张姐正好在我家,也劝我给个台阶就下吧,别到时后悔。
可我心意已决,几年对他们的付出最后落一肚子埋怨,必须止损。
张姐看劝不动我,唉声叹气的走了。
没两天儿子也来了,跪求我和他一起回去,我仍然拒绝。
张姐知道这事后,说我太冷漠了,好歹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后老了还得指望着儿子的。
可我当时和张姐的想法真不一样了。
我跟张姐说:"我的儿子我是指望不上了!再以后也不会为他们付出什么了。你的儿子,你也多注点意!别像我一样。"
她不置可否。
我的新生活自此开始。
现在我的生活规律是:白天的时候,我会去小区的公园遛弯,和之前结识的几个年纪差不多的阿姨一起跳广场舞、聊天。
做饭的时候自己想吃啥做啥,不想做就去外面吃,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由于不用再供给儿子房贷和日常花销,我手里的钱越攒越多。
心里也越来越有底了,自己也提前选好了将要去的条件好的养老院。

舒心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晃过去6年。
这6年里,张姐虽和她儿子儿媳也冲突不断,但她始终把自己过万的退休工资一多半贴补给儿子儿媳。
真是痴心不改。
张姐和早期
当初在她决定给他儿子钱时,我就觉得她给的有点儿多,哪怕只给个房贷也行。
因为我觉得这代的独生子女,大概率都自私,付出时间久了,他们就觉得理所当然。
我劝张姐,对儿子儿媳的付出要有所保留,给自己留点过河钱。
可她却一点也没把我的话当回事儿。
偶尔我们在一起聚,她仍然是说些做长辈的要对孩子多些包容,这也是给自己的晚年铺路之类的话。
6天前她过66岁生日,我还有她其他两个我也比较熟悉的朋友,一起在饭店单独给她庆祝了生日。
那顿饭吃下来大概是1000多吧,本来我想和她的两个好友,来出这个钱。
但张姐拒绝了。
说这几个人里就她岁数最大,早就想请我们一起吃顿饭了。
正好赶上这特殊的时候,哪能让我们付钱?
当时我和另外两个她的朋友也都是带礼物的,看她态度这么坚决,就没再坚持。
当天我给她带的是一条羊毛围巾,她很喜欢。
今天张姐跟我说:儿子得知她在外面饭店和我们吃饭花了1000多后,特别生气。
说现在钱不好赚,又有房贷要还,说张姐心大,太能花钱。
本来66岁生日,对于任何老人来说都是比较重视的时刻。
而有的别人家孝顺的孩子,也会在父母66岁生日这天,认真的准备陪老人过这个生日。
可她儿子却一点都不在意,连个生日蛋糕都没打算给张姐买。
所以张姐才出来和我们一起过这个生日的。
结果她儿子竟然这样说。
张姐气不打一处来,和儿子吵了几句嘴。
说她儿子把她当ATM机了,一点都不尊重她。
她儿子没想到张姐竟然发火了,特别生气。
母子俩现在冷战呢,谁也不和谁说话。
张姐和我说儿媳知道了具体情况之后,这几天也阴阳怪气的说话,老讽刺她。
张姐现在特别后悔。
不如当初听我的少为他们付出些,最起码现在手里还能多留些钱。
现在可倒好,瞧着儿子儿媳那架势,就记上她的仇了。
当初她对他们的付出,在他们眼里就已经不存在了。
早知这样,还不如当初学我了。
我安慰她现在也不晚。
只要她能够正视我们都是同样养了一个自私儿子的事实,能够豁得出去。
以后减少对他们的付出,钱就会尽量多的攒下来。
我们晚年的生活,也因此就绝对会比靠我们同样自私的儿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