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安陵容到底为什么黑化/直到我看懂她唱小曲那一幕,我才明白《甄嬛传》里没有真正的“坏女人”

安陵容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角色。有人骂她“绿茶”“心机深”,但也有人心疼她“自卑可怜”。口碑两极分化。其实在骂他的时候,我

安陵容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角色。

有人骂她“绿茶”“心机深”,但也有人心疼她“自卑可怜”。口碑两极分化。

其实在骂他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她的黑化多少有点“突然”——前期的她温柔胆小,到了后期却狠心陷害甄嬛、害死沈眉庄,还和皇后联手,成了“反派二号”。

那么这到底是编剧为了剧情效果强行反转,还是剧情早就埋好了伏笔?

其实在深扒后,答案都藏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里。

出身卑微,从一开始就“格格不入

安陵容在刚进宫的时候,她就和甄嬛、沈眉庄截然不同。她出身不高,父亲只是个小县丞,母亲体弱。

再看看沈眉庄,出身官宦。甄嬛也是出身名门。所以这就展现出了她的性格特点。

她在选秀时那句“臣女安陵容,字秀仪”,说得小心翼翼,生怕惹人不悦。

自卑和不安,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她被边缘化的种子

友情的裂痕,比敌人的刀更伤人

下面几个细节,让她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第三人”:

甄嬛和眉庄从小长大,默契十足;

安陵容送的手帕、香囊,甄嬛虽感激,在一旁的眉庄轻松的看穿她的“小心思”;

你会发现,眉庄多次出现安陵容站在两人的身后,眼神复杂,欲言又止。

这种“被忽略”的感觉,不断加深了她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唱小曲不是表演,而是她的“求救信号”

这一切的伏笔,还得是安陵容第一次唱曲被皇帝赏识那场戏。

她本来就不愿意抛头露面,但在太后的暗示下不得不唱。

唱完后,皇帝夸她“曲有余音”,太后也顺势的美言几句。

就是那一瞬间,安陵容的眼中第一次闪过“希望”与“野心”,但很快又被甄嬛的宠爱给掩盖过去了。

她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才艺”根本不是兴趣,而是唯一能够引起皇帝的注意、赖以生存的资本。

所以从那时起,她开始学会利用自己的“弱点”,变得谨慎、隐忍,甚至逐渐冷酷。

皇后的拉拢,是她彻底黑化的导火索

安陵容在宫中屡遭打压:被人下药、被嘲笑声音细小、被轻视出身……

这一切让她彻底明白,后宫不是讲情分的地方。

而一旁的皇后,在他困难的时候,就假意伸出援手,给她温情与承诺:“你若为我所用,我必保你周全。”

安陵容第一次感受到了“掌控感”。

于是她就开始为皇后做事,甚至不惜伤害曾经的姐妹。

但她的每一次“背叛”,本质上都是在向现实妥协。

安陵容究竟是“恶女”还是“可怜虫”?

观点一:她就是这样的人,嫉妒心还强

这种说法很普遍。看完她的一生,做的“坏事”数不胜数:

设计陷害甄嬛,让她禁足;

用香料害沈眉庄的孩子;

联合皇后一起打压其他妃嫔。

“坏女人”的形象,也因此坐实。

观点二:她是被环境逼疯的“小白花”

也有观众认为,她的“恶”来源于她身处的环境,还有那种无力感:

她本来想安安稳稳的度过宫中的生活,生活却一次次的把她被推向深渊;

没有家世背景,没有真正的靠山,连昔日的姐妹在后期也渐行渐远;

她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靠取悦皇帝和皇后来换一丝丝的安全感。

她的黑化,像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被动反击”。

她的结局:那句自白是全剧最扎心的台词

安陵容剧终前有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从未真正拥有过什么。”

这句话,或许是对她一生最真实的注解。

她不是因为“恶”而被毁灭,她从来没被真正的接纳过,从来没有获得属于自己的爱与归属。

她的黑化,不是简单的反派崩坏,更像是一个小人物在权力场中被不断碾压、最终选择自我毁灭的过程。

她的剧终,也成为了对权力与人性的最大讽刺。

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有无力的求生者

安陵容从“温柔小白花”到“狠厉反派”转变的时候,她走的每一步,都是有迹可循的。

她不是天生的坏人,但也不是单纯的受害者。

她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是社会规则和人性弱点的交织之后体现。

《甄嬛传》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让每个角色都有解释的空间,没有脸谱化的“好人”与“坏人”,只有一群在夹缝中挣扎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