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黄河第一渡的古今交响|风陵渡深度游:在晋陕豫咽喉处读懂黄河的"流动史诗"

站在风陵渡口的黄河岸边,浊浪裹挟着泥沙奔涌向东,对岸陕西潼关的城墙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河南灵宝的塬坡上枣林泛黄。"这里是黄

站在风陵渡口的黄河岸边,浊浪裹挟着泥沙奔涌向东,对岸陕西潼关的城墙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河南灵宝的塬坡上枣林泛黄。"这里是黄河的'大拐弯',也是晋陕豫的'三角洲'。"芮城县文旅局工作人员王浩指着河面说,"从大禹治水到李自成渡河,从漕运商帮到高铁飞驰,风陵渡的每一粒沙里都藏着中国的文明密码。"

作为"黄河四大古渡"之首(其余为龙门渡、蒲津渡、茅津渡),风陵渡因"风后陵墓"得名,自战国起便是连接秦晋豫的交通枢纽。今年国庆,记者随"黄河文化旅游带"调研组探访,结合最新开放的"黄河古渡遗址公园"与跨省文旅联动项目,为您奉上一份"历史+自然+烟火"的全维度攻略。

从"军事要冲"到"文化客厅":风陵渡的千年角色转换

风陵渡的"重要性",刻在黄河的地理褶皱里。

"黄河在这里由北向南转为东流,形成'几'字弯的最后一道急弯。"山西省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华介绍,特殊的区位让风陵渡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塞——战国时秦魏争相控制渡口,汉代设"风陵关"戍守,唐代安史之乱中哥舒翰曾在此布防。

但真正让风陵渡"活"起来的,是它的商贸基因。明清时期,这里是晋煤、潞绸西运,陕粮、豫棉东输的"黄金通道"。"老辈人说,鼎盛时渡口每天有上百艘木船往返,码头上堆着粮袋、盐包、丝绸,挑夫的号子能传半里地。"76岁的老船工张德顺蹲在渡口石墩上回忆,"我爷爷那辈就在这儿摆渡,船桨一摇,就是三省的生意。"

如今的古渡口,军事壁垒早已化作历史遗迹,商贸喧嚣沉淀为文化符号。新开放的"黄河古渡遗址公园"内,保留了清代渡口码头、民国货运仓库遗址,以及复原的"同顺永"商号——这家曾垄断晋陕药材贸易的老字号,柜台、算盘、账册均按原样陈列,仿佛能听见掌柜拨打算盘的脆响。

五大核心体验:在黄河臂弯里触摸文明的多面性

风陵渡的魅力,在于它既能"望河兴叹",也能"俯拾历史"。记者梳理出五条经典路线,覆盖自然景观、文化探秘与在地生活。

路线一:黄河观景台·大河落日(适合全年龄段,免费)

位置:渡口东侧黄土塬顶

看点:

全景黄河:登顶20米高的观景台,可360°俯瞰黄河"急弯"——北岸是山西芮城的黄土沟壑,南岸是陕西潼关的台塬,中间是河南灵宝的冲击平原,"黄河在这里画出的曲线,比任何山水画都震撼";

落日奇观:最佳观赏时间为17:30-19:00(春秋季),夕阳将河水染成金红色,对岸潼关古城墙的剪影与渡口的古渡船相映成趣,摄影爱好者称此为"黄河最温柔的时刻"。

路线二:古渡遗址公园·穿越三省(文化爱好者必去,门票30元)

核心区:清代码头遗址→民国商号"同顺永"→黄河漕运纪念馆

看点:

码头遗存:清代石砌码头保存完好,台阶上的绳痕、栓船的铁环清晰可见,讲解员会演示古人如何用"羊皮筏子"渡河;

漕运博物馆:通过老照片、船模、商帮契约等,还原"风陵渡漕运"的兴衰——清末铁路兴起后,渡口逐渐从货运转向客运,1990年代仍是晋陕豫班车的重要中转站;

互动体验:可穿汉服扮演"跑趟子的"(码头搬运工)、"账房先生",或在模拟舱体验"驾羊皮筏子过黄河"(安全系数高,适合亲子)。

路线三:渡口古街·烟火三省(文艺青年首选,全天开放)

这条长约500米的老街,曾是商队歇脚、货物集散的"旱码头",如今变身"黄河文化体验区":

老茶馆:"福兴茶社"保留了民国时期的木桌条凳,供应"三省茶"——山西茉莉花茶、陕西茯茶、河南信阳毛尖拼配,配一碟芮城花椒酥;

手作工坊: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风陵渡草编"(用黄河滩芦苇编织筐、篮),游客可体验编织小物件(50元/次,成品带走);

深夜食堂:"渡口饺子馆"只卖一种馅——黄河鲤鱼馅,鱼肉剁碎混入韭菜,皮薄汁多,老板说:"我家祖辈都给跑船的船工煮饺子,暖身子。"

路线四:永乐宫·壁画朝圣(必打卡,距风陵渡20分钟车程)

虽属芮城县城,但与风陵渡同属"黄河文化圈"。永乐宫是元代道教宫观,以"元始天尊""纯阳帝君"等壁画闻名,其中《朝元图》全长94.68米,286位神仙衣袂飘举,被誉为"东方艺术画廊"。

"建议请讲解员,不然容易错过细节——壁画里藏了20多只玉兔捣药,象征'长生'。"王浩说,景区新推出"壁画临摹体验"(120元/人,提供矿物颜料和空白绢布),适合亲子或美术爱好者。

路线五:西侯度遗址·触摸最早火种(历史深度游,距风陵渡30分钟车程)

作为"人类用火最早遗址"(距今约180万年),西侯度的"火文化"与风陵渡的"水文化"形成奇妙呼应。遗址内保留了烧骨、石器等考古现场,馆内的"火的起源"互动展通过VR技术,还原远古人类钻木取火的场景。

"带孩子来这里,比单纯讲历史更有意义。"带着5岁儿子的游客刘女士说,孩子看完VR后,一直问"祖先是怎么学会生火的",回家还画了幅"火种宝宝"的画。

2025新升级:从"单一打卡"到"跨省联动"的三大突破

为激活古渡口活力,风陵渡今年推出多项创新举措:

服务升级:讲解更"有故事"

三省联合导览:聘请晋陕豫三省专家,推出"黄河文化跨省线"讲解(含风陵渡、潼关古城、函谷关),梳理"黄河如何塑造三省文明";

老船工口述史:每日10:00、15:00在古渡口,邀请80岁以上老船工讲述"渡口往事"(如1958年黄河大洪水时救援商船、1980年代最后一班渡轮靠岸);

智能伴游小程序:扫码进入"风陵渡数字馆",可查看古渡口3D复原模型、漕运路线动态图,还能听AI讲述"黄河号子""渡口婚俗"等非遗故事。

活动升级:四季主题不重样

春醒黄河(4月):举办"古渡放鸢"节,游客可放巨型黄河主题风筝(最长10米),图案包含漕运船、渡口码头等元素;

夏享清凉(6-8月):推出"黄河夜航"项目,乘仿古木船夜游黄河(19:30-21:00),船上有民谣弹唱、皮影戏表演;

秋祭河神(9-10月):复原传统"祭河仪式",包括敬献五谷、诵读祭文、放河灯等环节,游客可参与写祈福卡投入黄河;

冬暖渡口(12-2月):开展"黄河冰钓"体验(需天气允许),在结冰的河面上支起帐篷,钓黄河鲤鱼(钓到的鱼可现场加工)。

联动升级:串联晋陕豫文旅线

风陵渡地处"黄河金三角"核心区,今年推出"三天跨省游"线路:

Day1:风陵渡(古渡遗址公园+渡口古街,3小时)→ 中午:吃"黄河大鲤鱼"(景区餐厅,68元/斤)→ 下午:永乐宫(2小时)→ 晚上:住芮城"黄河边民宿"(推窗见河,300-500元/晚);

Day2:西侯度遗址(2小时)→ 中午:尝"西侯度黑猪肉"(窑洞餐厅,特色炖菜48元/份)→ 下午:乘车至潼关(40分钟),逛潼关古城(看"天下第一关"城楼,登女娲山);

Day3:潼关→灵宝(1小时),游函谷关(老子著《道德经》处)→ 返程。

风陵渡游玩"保姆级"指南

开放信息:

古渡遗址公园:8:30-18:00(4-10月);9:00-17:30(11-3月);

渡口古街:全天开放(商铺营业时间9:00-21:00);

门票:古渡遗址公园30元/人,永乐宫60元/人(含讲解),西侯度遗址40元/人。

交通方式:

高铁:太原→运城北(2小时),转乘大巴至风陵渡(1小时);西安→华山北(30分钟),转乘旅游专线至风陵渡(40分钟);郑州→洛阳(1小时),转乘大巴至风陵渡(2小时)。

自驾:太原→二广高速→运风高速→风陵渡出口(约3小时);西安→连霍高速→风陵渡出口(约2.5小时)。

游览贴士:

古渡口风大,夏季备防晒帽,冬季穿防风外套;

渡口古街石板路较滑,建议穿防滑鞋;

尊重当地习俗,拍摄老船工、非遗传承人前需征得同意。

周边美食:

渡口饺子馆:黄河鲤鱼馅饺子(68元/份)、臊子面(18元/碗);

芮城"老王家羊肉馆":手抓羊肉(88元/斤)、羊杂割(35元/碗)。

记者手记:风陵渡,是渡口更是文明的摆渡人

离开时,我在渡口遇到90后"新渡口人"小吴。他是芮城本地人,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古渡遗址公园做讲解员。"以前觉得渡口就是个老地方,现在才明白,它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小吴说,常有游客听完讲解后说"原来黄河不只是河,是活的历史",这句话让他觉得"守着渡口,就是在守着中国人的根"。

这句话道尽了风陵渡的魅力——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中华文明的"摆渡人"。在这里,你能触摸到180万年前的人类火种,听见明清商队的驼铃,看见老船工皱纹里的故事,更能从黄河的奔涌中,感受到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个秋天,不妨来这里走走。不必追赶行程,只需在古渡口站一站,看黄河水卷着泥沙向东流去;在渡口古街坐一坐,听老茶客聊一段"跑船往事"。你会发现,所谓"旅行",不过是把自己放进文明的长河里,看千年的浪花,依然鲜活。

(注:文中活动信息截至2025年9月,具体以景区最新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