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藏在街巷里的羊肉美味:那些让人念念不忘的老字号小摊

清晨六点的老巷,青石板路还沾着夜露的微凉,巷口 “张记羊肉” 的铁皮炉子已腾起白雾。铁皮桶改制的灶台上,黑陶大锅咕嘟作响

清晨六点的老巷,青石板路还沾着夜露的微凉,巷口 “张记羊肉” 的铁皮炉子已腾起白雾。铁皮桶改制的灶台上,黑陶大锅咕嘟作响,肥瘦相间的羊肉在清亮的羊汤里翻滚,骨缝间渗出的油脂浮在水面,遇冷凝成细碎的金箔,随着热气轻轻晃动。这是老城区延续了四十余年的晨曲,也是无数食客魂牵梦萦的味觉信号。

张记的摊主老张今年六十有三,双手布满常年熬汤留下的浅褐色老茧。他总说 “羊肉要吃鲜,火候是关键”,每天天不亮就去屠宰场选羊,只挑一岁龄的山羊,肉质细嫩却不膻。羊骨要先在清水里浸泡三小时,去除血水,再用松木柴火慢炖,期间不能加任何香料,只靠姜片和葱段提鲜。“好羊肉不怕淡,鲜味儿都在汤里呢”,老张掀开锅盖时,白雾裹挟着浓郁的肉香扑面而来,汤面泛着琥珀色的光泽,引得刚晨练完的老街坊纷纷驻足。

摊位前的小方桌永远不够用,熟客们早已习惯端着搪瓷碗蹲在巷边吃。一碗羊汤配两个烧饼,是最经典的搭配。羊汤要乘热喝,第一口先品汤的醇厚,再咬一块带皮的羊肉,皮的弹韧与肉的软嫩在齿间交融,没有一丝腥气。若是冬天,喝到额头冒汗时,再往汤里加一勺老张自制的辣椒油,辣香与肉香碰撞,暖意从胃里直窜到脚尖。有位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每次回故乡,第一站必来张记,“在别处再也喝不到这样的汤,这是家的味道”。

老巷里的老字号羊肉摊,从不是精致的餐厅,却有着最动人的烟火气。它们藏在市井深处,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把简单的羊肉做成了记忆的符号。当暮色降临,铁皮炉子的火光映着老张忙碌的身影,羊汤的香气在巷子里久久不散,这是属于老城区的温暖,也是刻在人们味觉里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