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漫过忻府区南部的山梁,68岁的“驴友”老陈站在天柱山“迎客松”下,望着蜿蜒的石板古道感慨:“我走了30年太行,天柱山最妙——既有刀劈斧削的险峰,又有曲径通幽的栈道,连风里都飘着松针和野杏的甜香。”
作为忻州“古韵生态双名片”,天柱山藏身于忻府区合索乡,属太行山脉北段支脉,因主峰“天柱峰”孤峰擎天、形似玉柱得名。这里集“险峰、幽谷、古道、文化”于一体:10公里“九曲十八弯”古驿道贯穿南北,600余公顷原始次生林覆盖山体,更留存着明清商队的马蹄印、北齐石刻的残碑,以及村民口耳相传的“杨家将屯兵”故事。今年中秋假期,天柱山日均接待游客超4000人次,其中35%为户外徒步爱好者,25%是带娃“认自然”的家庭。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为您解锁这座“太行小江南”的深度玩法。
从“古驿要冲”到“生态秘境”:一座山的千年身份流转天柱山的故事,始于一场“地理与人文的相遇”。
“天柱山古称‘勾注山’,因‘山形如勾,势若注水’得名。”忻府区文旅局文博研究员刘芳介绍,“这里是‘太行八陉’之一‘滹沱陉’的咽喉,明清时是晋北通往河北、内蒙古的商道要冲——你看山脚下的‘茶棚沟’,曾是商队歇脚、补给的‘驿站群’,现在还能找到清代‘同兴号’马店的石磨盘。”
自然的馈赠与历史的沉淀,让天柱山形成了独特的“双面气质”:
生态底色:主峰海拔1702米,山体垂直落差大,形成了“山顶松涛、山腰槐香、山脚杏雨”的立体植被带,有油松、辽东栎、山桃等80余种乔木,以及金莲花、柴胡等300余种野生药材;
人文脉络:10公里古驿道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青石板路,道旁散落着“观音庙”“土地祠”等微型庙宇,崖壁上还留有北齐时期的“吉语摩崖”(刻有“平安顺遂”等祈福文字);

“以前天柱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成了‘徒步圈的宝藏’。”刘芳指着山脚下的导览牌说,“我们正打造‘古驿道文化步道’,把商队故事、红色记忆、自然景观串起来,让游客‘走一路,学一路’。”
核心体验:从“看山景”到“品文化”,解锁天柱山的五大玩法天柱山的魅力,在于它把“自然的野趣”与“历史的温度”揉成了可触摸的日常。以下五大玩法,带您深度感受“太行秘境”的层次。
1. 必走经典:九曲十八弯古驿道——一步一历史路线亮点:从“山神庙”入口出发,沿青石板路蜿蜒而上,途经“十八盘”“一线天”“茶棚遗址”,全程约5公里(单程2.5小时)。古道最险处“鹰嘴崖”仅容一人通过,崖壁上还留着商队马帮的铁掌印;最幽处“听松峡”,松涛声盖过脚步,仿佛能听见百年前的商队吆喝。
文化彩蛋:沿途设置“驿道故事牌”,扫码可听“杨家将在此设伏”“晋商马队夜宿茶棚”等民间传说(景区免费提供讲解器)
2. 自然探索:四大核心景区——触摸太行的“立体生态”天柱峰(主峰):登顶可俯瞰“太行群峰如浪”,峰顶有座“玉皇庙”(明代建筑),供奉的“天柱爷”是当地山民的“守护神”;
青龙峡(峡谷):长约2公里的峡谷内,溪流清澈见底,两岸崖壁布满“钟乳石笋”,夏季平均气温22℃,是天然“避暑氧吧”;
野杏林(山脚):4月杏花盛开时,300亩野生杏林如粉云漫山,是忻州“春日限定浪漫”;

古驿道研学(每周六9:00):邀请当地“老马帮”后代讲解“茶棚文化”——如何用山泉水泡茶、用炒米招待商队,游客可体验“搭茶棚”“煮杏仁茶”(材料包30元/套);
非遗手作:跟村里的“石匠爷爷”学刻“驿道石敢当”(微型石刻,20元/人,成品可带走);
民俗表演(节假日10:30):“天柱山秧歌队”穿传统服饰表演“跑旱船”“打腰鼓”,还原明清驿道上的“迎商仪式”。
4. 户外体验:从徒步到露营——承包你的“山系生活”轻徒步:推荐“天柱峰-青龙峡”环线(约8公里,3小时),沿途设5个休息亭,适合新手;
星空露营:景区“松涛露营地”提供帐篷租赁(80元/顶,含睡袋),夜晚可看银河,听山风(需提前预约,限30顶);
摄影打卡:“天柱峰日落”(17:30-18:30)、“青龙峡晨雾”(6:00-7:00)、“野杏林花雨”(4月上旬)是三大出片点位,景区提供“摄影导览图”。
5. 周边联动:串起“忻州山野线”忻州古城(车程40分钟):逛古街、吃“瓦酥”“莜面窝窝”,补全“山与城”的体验;
禹王洞(车程30分钟):探秘北方罕见的大型喀斯特溶洞,感受“地下奇观”;
原平天涯山(车程1小时):看“天涯石”“海角亭”,对比天柱山的“险”与天涯山的“秀”。
实用攻略:如何“高效逛天柱,深度品山韵”?基础信息地址: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天柱山村(导航“天柱山景区”,忻州西站打车40分钟可达);
开放时间:8:00-18:00(全年无休,17:00停止入场);
门票:全价票30元/人(学生、60岁以上老人半价;古驿道研学、露营需另购体验票);
导览服务:
免费:入口处领取《天柱山导览图》,扫描二维码听语音讲解(覆盖古驿道、核心景区)
付费:“山系深度游”(含研学体验、露营指导、摄影讲解,298元/人)。
交通指南自驾:太原出发→二广高速→忻州出口→合索乡(全程约110公里,景区停车场车位300个,节假日需排队10分钟);
公共交通:忻州汽车站乘“忻州-合索”班车(30分钟/班,票价8元),到天柱山村路口下车步行10分钟。
一日精华路线(自然+文化+体验)上午:抵达景区→走“九曲十八弯”古驿道(打卡茶棚遗址、鹰嘴崖)→午餐(山脚“老周家农家乐”尝“杏瓣儿”“炒榆钱”,人均30元);
下午:登天柱峰(看玉皇庙、拍全景)→青龙峡徒步(听溪流、观钟乳石)→参与“古驿道研学”(学煮杏仁茶);

古驿道部分路段陡峭,穿防滑运动鞋,老人儿童需陪同;
露营需提前预约,禁止携带明火,垃圾自行带走;
春季杏花期(4月)、秋季红叶期(10月)为最佳游览期;
山内信号较弱,提前下载离线地图。
游客故事:在这里,找回“与山对话”的能力“我带着孩子来‘戒手机’。”北京的宝妈李女士指着正在捡松塔的儿子说,“以前他总盯着屏幕,今天在古驿道上追蝴蝶、听爷爷讲马帮故事,晚上露营时还主动帮我搭帐篷——山里的‘慢’,治好了我们的‘急’。”
“我是来‘找素材’的!”太原的插画师小林背着画板:“天柱山的‘九曲十八弯’太有曲线美了,青龙峡的溪流像流动的翡翠,我要把这些画进新绘本,让更多孩子知道‘太行不只有险,还有柔’。”
“我是来‘还愿’的!”70岁的天柱山村老支书张大爷在玉皇庙前焚香:“年轻时我是‘护林员’,现在退休了,每天来山上转转,看树更绿了、游客更多了——这山,是我们村的‘根’。”
结语:天柱山,是一座山,更一本“太行生活指南”从明清商队的马蹄印到今天的徒步者的脚印,从野生杏林的花雨到松涛台的林声,天柱山用最本真的方式,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它不需要刻意的“网红包装”,只需你放下行囊,走一走九曲古道,摸一摸崖壁上的马掌印,听一听山民讲的老故事——那些藏在松针里的风、流淌在溪涧里的光,自会告诉你:什么是“岁月静好”,什么是“人间值得”。
正如老陈所说:“天柱山不大,可你每走一步,都能踩到历史的温度;每抬头看一眼,都能看见自然的馈赠。这不是‘旅游’,是‘回家’——回到太行山的怀抱,回到最本真的生活。”
这个秋天,不妨走进天柱山。在九曲十八弯的古道上慢行,在青龙峡的溪流边倾听,在松涛台的林风里深呼吸——你会发现:所谓“诗与远方”,不过是我们在某一块青石板、某一棵松树下,与自然、与历史,完成了一次温暖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