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成为一个心智障碍志愿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浪花融合志愿者读本科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做志愿者,体验不同的生活。来到广州之后,没有找到组织,也没有看到招募志愿者的通知

@浪花融合志愿者

读本科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做志愿者,体验不同的生活。来到广州之后,没有找到组织,也没有看到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就没有做过了。

去年7月,因为在写关于融合教育的论文,我想到了通过参加志愿活动来收集数据,希望更加了解残障儿童。由此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重拾做志愿者的热情。9月,我正式加入了广青启智服务总队,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约68小时。

我经常在广州市少年宫做志愿服务,偶尔也会出现在广州图书馆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内容不一定是融合教育,但都和残障儿童有关。

在少年宫的融合教育美术课堂上,志愿者们随机坐到孩子们身边,先是老师点名,再到志愿者和孩子交流,建立友好关系,然后老师开始上课,讲完之后孩子们创作。

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孩子,孤独症孩子多一些,部分还伴有其他问题。

很多孤独症孩子的表现是:和ta说什么都不搭理,老师点名的时候会回应,有的还会回答我叫什么名字,几岁了,爱吃什么等等,然后陷入沉默;偶尔主动说话,一般是因为我触发了关键词;老师讲课的时候捂耳朵,因为老师用扩音器讲话的声音对他们来说太刺耳;不按老师说的画,自己随心所欲涂鸦……这些非常符合我以前对孤独症人士的刻板印象——不爱说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还有“社牛”属性的孤独症。小男生A很特别,他画画非常认真,涂色绝对不会超过边框,声音很好听,能够流畅回答我的问题,还谈天说地,说在学主持,在融合艺术团,长大后想当一名西餐厨师,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小朋友。直到他反复问我有没有吃过印度菜,非常执着,我和少年宫老师确认,才知道他也是“星宝”。

“星宝”不一定都是天才,但他们似乎比常人更加执着,更加专注。有次参加广州图书馆举办的融合教育绘画工作坊,我目睹了孩子们创作的全过程。一位“星宝”的作品让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和图书馆老师都非常喜欢。本来应该是第一节课下课后提交画作的,别的同学都走了,他安安静静画了两节课,最后提交了一份优异的作品。

面对典型的“星宝”,刚开始我很困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我费尽力气跟他们说话,收获的常常是安静的空气,我心想是不是吵到他们了。

少年宫老师以及医生告诉我,和他们聊聊天,陪在他们身边就好。有个志愿者以自身经历跟我说,其实只要耐心和他们说话,他们会听进去的。但我始终觉得,只相处一次就期待得到他们的回应,还是太难了。

每次感到失落的时候,我就会联想到家长的处境,帮助孩子改善社交障碍、掌握一技之长的路,实在是太漫长。他们一辈子都要做坚强的勇士,除了要有耐心,还要承受孩子久久没有进步的痛苦。

......

最近有位精通乐器的孤独症人士小岱走红网络,很多人被他的高颜值所吸引,但我最先想到的是他的妈妈,培养他学习乐器,帮助他一步步走向社会的舞台,把孩子照顾得这么好,她一定非常有耐心,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

戏剧课可以帮助星宝学习社交,和社会接轨。少年宫的戏剧课堂我参加过一次,孩子们先是跟着老师活动身体,再玩一些和同学互动的小游戏,然后听绘本故事。志愿者负责帮助小朋友及时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下课后还会被老师叫过来复盘,这种方式非常好,可以关注到每个小朋友的情况。

那次的绘本故事讲的是,一只没有羽毛的大雁被兄弟姐妹抛弃,但后来被一个野生动物园接纳了。老师告诉孩子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融合不是让星星坠落地面,而是让大地学会仰望星空。当所有存在方式都被温柔接纳,才是社会文明的真正刻度。”希望社会对残障人群少一分误解,多一分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