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不给签证就封杀?国际奥委会对印尼开出重磅罚单,以后申奥都免谈

印尼拒签以色列运动员后,报复终究还是来了。国际奥委会刚刚做出了一项堪称“体育外交核打击”的决定——全面终止与印尼奥委会的

印尼拒签以色列运动员后,报复终究还是来了。

国际奥委会刚刚做出了一项堪称“体育外交核打击”的决定——全面终止与印尼奥委会的未来合作对话,直接断送了这个东南亚大国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梦想。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好好聊聊这场体育与政治的正面硬刚。

先看国际奥委会这记“组合拳”有多狠。根据10月22日国际奥委会发表的声明,惩罚措施包含两大核心:

第一,彻底终止与印尼奥委会关于未来举办奥运会、青年奥运会及所有奥运赛事和会议进行任何形式的对话,这意味着印尼此前雄心勃勃的2036年申奥计划直接被判了死刑。

第二,建议所有国际体育联合会不要在印度尼西亚举办任何国际体育赛事或会议,从体操世锦赛到羽毛球公开赛,只要是国际级赛事,印尼都可能被打入“冷宫”,直到其能保证所有国籍运动员无障碍入境。

更狠的是,奥委会还同步修改了奥运资格赛规则,要求未来所有主办国必须在协议中明确保证运动员入境自由,这相当于把印尼的案例变成了全球体育赛事的“反面教材”。

这场风波源于此前印尼政府拒绝为以色列选手发放入境签证,导致包括巴黎奥运会自由体操银牌得主阿尔乔姆·多尔戈皮亚特在内的6名以色列选手,无缘参加在雅加达举办的第5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印尼方面表示,在以色列承认一个独立主权的巴勒斯坦国之前,他们不会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这一表态直接将体育赛事与中东政治局势捆绑在一起。尽管国际奥委会曾多次从中斡旋,试图找到解决方案,但印尼政府态度坚决,最终让这场体育外交谈判彻底破裂。

对此,国际奥委会认为印尼违反了《奥林匹克宪章》和奥林匹克运动所遵循的非歧视、自治和政治中立的基本原则,担心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果其他国家效仿印尼,以“政治正确”为由拒绝特定国家运动员参赛,奥林匹克宪章中的“非歧视原则”将形同虚设,整个国际体育秩序都可能陷入混乱。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国际奥委会的秋后算账,印尼方面丝毫没有服软。印尼体育部长托希尔在10月23日的回应中强调,拒发签证“符合印尼相关法律法规和1945年宪法”,核心是为了“维护安全、公共秩序和公众利益”,表示“印尼不会为了举办奥运而牺牲国家原则”。

此外托希尔还进一步指出,国际奥委会的惩罚“忽视了印尼的主权和民众情感”,认为体育组织不应将政治议题强加于主权国家。

更耐人寻味的是,托希尔他还抛出了“体育强国”的野心,表示将继续推进17个重点体育项目发展,建立国家队训练中心,要让印尼体育“成为世界瞩目的国家形象”。

印尼这说白了就是打算掀桌子不玩儿了,大不了另起炉灶,闭门造车。这其实并不意外,毕竟早在两年前,印尼就因为拒绝接待以色列队,导致被国际足联取消了U20世界杯的举办资格。而在有着这样的教训在前,印尼如今依旧选择重蹈覆辙,必然已经是做好了准备。

印尼敢跟国际奥委会叫板,绝非一时冲动,而是有两大硬核支撑。

第一,国内政治与宗教共识下的反以立场。作为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长期对以色列持强硬态度,加沙局势更是让这种民意达到顶峰。比如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就对以色列强硬表态,表示只要联合国允许,印尼随时可以派遣两万士兵前往加沙“维和”。

所以印尼拒发以色列运动员签证,本质上是顺应国内舆论的政治选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面临体育制裁,印尼政府也能以“维护国家价值观”为由获得民众支持,这是其敢于硬刚的民意基础。

第二,东南亚第一大国的底气。作为东盟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经济体,印尼虽说算不上什么体育强国,但是在区域体育赛事中已经是拥有了相当不俗的影响力。

从东南亚运动会到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印尼常年承办各类赛事,形成了成熟的体育产业体系。这种“不愁没比赛办”的底气,让其在面对奥委会制裁时多了几分从容。托希尔提到的“继续参与东南亚、亚洲赛事”,也暗示了印尼可能转向区域合作,降低对奥运体系的依赖。

这场博弈没有赢家,国际奥委会看似强硬的惩罚,实则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权威危机”。

首先,规则执行的双重标准遭质疑。长期以来,奥委会在处理政治与体育的关系上并非一视同仁,此次对印尼“下狠手”,难免让人质疑是否存在地缘政治考量。像俄罗斯对此估计就一脸懵,合着对付我的时候一套一套的。

很明显,这会削弱其规则的公信力,甚至于引发国际奥委会到底是世界的,还是西方的这种讨论。

其次,失去印尼这个重要合作伙伴是“双输”。印尼是东南亚体育市场的核心,失去这个举办地,国际赛事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都会受损,尤其是在羽毛球、体操等印尼优势项目上。

甚至于考虑到印尼伊斯兰国家背景,如果印尼将此事通报伊斯兰合作组织寻求帮助,引发伊斯兰世界团结就会一起抵制国际奥委会,大家都不再申办世界大赛。那么国际奥委会和各单项国际体育组织将会失去目前最大金主,使得本就有些无人问津的困境雪上加霜。

总而言之,这场“签证风波”早已超越体育范畴,演变成一场政治与规则的博弈。印尼的强硬、奥委会的罚单,究竟会让国际体育走向分裂还是催生新的平衡?这个答案,恐怕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揭晓。

评论列表

树影
树影 24
2025-10-24 23:12
亚洲国家退出奥委会,让他们自已玩吧
有一个朋友
有一个朋友 1
2025-10-26 12:56
还有这好事[得瑟]那中国也该这样,以后就不用申奥了[呲牙笑]
用户11xxx63
用户11xxx63 1
2025-10-26 13:09
请问奥委会俄罗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