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价格战带来的流量化作洪水退去,爆单带来的增收无法转化为盈利增长,餐饮经营们逐渐意识到,不该沉迷于数据的狂欢,而是要钻向更深处,挖出清澈的水来。
“降本增效、增利优先”成为头部品牌共识,利润提升则要通过提升单店盈利模型、优化供应链来实现。
被誉为“调味黑马”的山东三千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对行业水温的精准感知,成立4年销售额从9500万狂飙到4.2亿,服务超2万家餐饮门店,成为海底捞、米村拌饭、醉面等头部连锁品牌长期伙伴,其崛起逻辑,暗藏着餐饮破局的关键钥匙。

01
微利时代下的经营调整
优化供应链成为最优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8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6%,增速低于2024年同期,市场竞争加剧。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又给这场内卷添了一把柴,短暂的爆单除了消费的狂欢,并没有带来切实的收益增长。
成本上涨的背景之下,降本增效成为商家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极致的单店模型成为延长门店存续周期的关键。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既要吃饱还要“吃好”,既要口味好,还要特色与体验,倒逼品牌能力升级,寻源优质食材,深耕产品创新。
在经营逻辑上,头部品牌也形成了共识:多开店不如开好店,增收不如增利,既要效率又要品质。

02
智能工厂刷新中国速度
破解品质与效率的双重需求
走进三千酱位于山东德州的厂房,一场山东版的“速度与激情”正在上演。
双喷头罐装机,1分钟可以灌装60包,酱料多列机有八列灌装通道设备,每分钟产520包(效率达传统设备8倍),1400升炒锅单次产酱1.5吨,这样的生产速度刷新了行业纪录。
从生产到质检的过程,就像一首壮阔豪迈的交响乐。
每天早上,大蒜、生姜、泡姜等50多种食材原料入库,即被送上灯检台挑选,经过不同的处理工艺,进到炒制车间进行炒制。产品灌装后,还要经过一道检验,重量低于下限的会被剔除掉。产品到了外包装箱区域,需要经过静置,再进入装箱环节,确保产品保质保量,快速送到客户手中。

灯检台挑选
高效、有条不紊的背后,是重投硬件带来的底气,公司总投资2.3亿,其中1.4亿砸向智能化设备,总价600万的酱料多列机是全球第一台,也是车间里的生产猛将。
硬科技不仅导向“效率”,还让匠心以高效的形式呈现,让品质与安全通过一套流水线作业转化为清晰可执行的流程。
全链条品控:原料经12道检测方能进入加工环节;
高规格管控:2.5万平米高标准GMP车间,行业领先的生产线及管理体系;
核心生产专利:原料干燥设备专利,酱料制备搅拌砂锅专利,酱料生产杀菌装置专利……

标准化供应使合作门店后厨人力成本降30%,出餐效率提升50%,精准命中“单店提效” 行业核心诉求,正因如此,三千酱得以成为“稳定供应、安全合规、灵活定制的调味解决方案与服务专家”。
03
餐饮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三千酱精准踩中“增利”痛点
三千酱模式为何适配2025餐饮新需求?答案写在行业洞察里。
作为韩餐酱料源头工厂,三千酱虽然深耕餐饮的味道研发,但更多的是从客户需求出发,在做方案的过程中“卖酱料”,帮助连锁品牌搭建风味逻辑。
它是爆款味道背后的“风味设计师”:从米村拌饭的拌饭酱、头部烤鱼品牌的青花椒酱,到醉面的招牌肉酱,出色的定制能力让它成为爆品的助推器。在国家级研发中心,客户的任何一个创新想法,都能沉淀为成熟的味觉方案。

全品类覆盖的场景纵深:涵盖韩餐酱料、红油系列、火锅底料及青花椒烤鱼料等复合调味产品,适配快餐、烧烤、烤鱼等细分赛道的爆款打造需求。
全行业服务能力:在服务20000+餐饮品牌的过程中,沉淀出一套适配不同规模餐企的服务标准——对头部品牌开放核心研发端口,共建风味数据库;为区域连锁提供“酱料定制”一体化方案;给单店商户提供“即开即用” 的标准化产品,形成从头部品牌到潜力单店的全层级覆盖,让“价值战”策略可落地、可复制。
契合“细分赛道爆发” 趋势:针对地方菜、单品店等新兴场景的标准化需求,提供“一酱定味”的解决方案,助力小众品类规模化。

长期主义的服务沉淀:不止提供产品,更提供配方优化、经营改进、菜品迭代建议,从“供应商”升级为餐企“味觉战略伙伴”。
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还有这样的案例:大连的一个烤鱼品牌门店,想要通过推广套餐的方式提升销量,但是因为日常的定价偏低,在采取套餐形式售卖后,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
三千酱副总经理王瑾巡店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客户痛点:门店卖得最好的产品是香辣烤鱼,因为口味重油重辣,进店顾客很多都会带着奶茶。
在王瑾的建议下,招牌烤鱼套餐做了调整,套餐中增加2杯奶茶,把109的套餐价格提到118元。这样客户只多付了9块钱,就能得到2杯奶茶,而两杯奶茶成本只有2块钱,门店净利润增加7元,毛利直接提升了6.4个点。门店盈利提升后,可以把毛利放到菜品升级上,形成正向循环。
这样的服务并非孤例,长期服务客户的过程,沉淀下来对于C端顾客的深刻洞察,又反馈在帮助餐饮门店优化改进的策略中,让双方的互动更加紧密,带来了0客诉率的服务满意度。
结语:
餐饮行业从流量狂欢的浅层竞争步入精细化运营的深水区,“增利优先”已不再只是头部品牌的选择题,而是全行业的生存命题。这就要求餐企与供应链形成更深度的协同。这种协同不再是简单的供需匹配,而是从风味研发、成本优化到菜品迭代的全周期共创。
当供应链从“成本中心”彻底转向“价值引擎”,当行业竞争从“低价抢量”全面转向“价值取胜”,餐饮行业才能真正摆脱内卷泥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