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雷登 F5 开放式耳机实测:19g 轻盈 + 10 小时续航,真亮

作为常年测评数码产品的科技博主,我发现运动党选耳机总有绕不开的痛点:入耳式闷汗胀耳、头戴式笨重压头、续航撑不完半程马拉松

作为常年测评数码产品的科技博主,我发现运动党选耳机总有绕不开的痛点:入耳式闷汗胀耳、头戴式笨重压头、续航撑不完半程马拉松,更别提风噪里打电话像 “开免提吵架”。最近拿到这款 “冠军同款训练装备”——OHAYO 雷登 FreeRun F5(简称雷登 F5),号称 “千元级配置” 的开放式运动耳机,实测一周后,我想聊聊它到底能不能撑起 “运动耳机刚需款” 的名头。

一、外观 & 佩戴:19g 挂脖设计,运动时真的 “像没戴”?

拿到雷登 F5 的第一感觉是 “反差感”—— 包装印着 “科技动感”,但上手却轻得意外。官方数据单个耳机约 19g,我实测(用厨房秤称了下)大概 18.7g,比我常用的无线耳机轻了近一半。它的挂脖部分是亲肤硅胶材质,摸起来像磨砂质感,不会像塑料那样粘皮肤;机身是黑金配色(还有橙色、灰色可选),细节处有类似机械纹路的设计,不是廉价的亮面,搭运动服还挺显质感。

重点说上耳体验:它是开放式定向传音设计,不用塞进耳朵,而是通过耳挂卡在耳甲腔,调整好角度后,跑步时几乎没有晃动 —— 我连续 3 天夜跑 5 公里,耳机全程没滑过,甚至中途抬手擦汗都没碰歪。

之前戴其他挂脖耳机,1 小时后脖子会有 “坠感”,但雷登 F5 戴 2 小时(比如健身房练肩 + 有氧),脖子和耳朵都没胀痛,摘下来时甚至会忘 “哦原来还戴着”,这点对长时运动太友好了。细节上,电池仓是磁吸式开合,Type-C 充电口在仓体侧面,插线时不用找角度,运动后随手充很方便。

二、核心功能实测:音质、续航、防水,够不够 “运动刚需”?1. 音质:百元价位的 “空间 Live 感”,开放式也能有细节?

开放式耳机的通病是 “音质散”,但雷登 F5 提到 “360° 空间 live 级音效” 和 “高低音分频技术”,实测下来超出预期。

我试了运动时常听的《Can't Stop the Feeling!》和《光年之外》:低频下潜不算轰头,但鼓点很清晰,不会像廉价耳机那样 “闷成一团”;高频部分,邓紫棋的转音没刺耳的 “破音感”,甚至能听到背景里的吉他分解和弦 —— 这对开放式耳机来说很不容易。更关键的是 “定向传音”,我在小区跑步时,耳机音量开 50%,旁边路过的人听不到漏音(特意让朋友试了),而我自己能清楚听到音乐,同时还能听到后方自行车的铃声,安全性比入耳式强太多。

2. 续航:10 小时实测,半马 + 日常用一周不充电?

官方说 “50% 音量 10 小时续航,关机状态待机 365 天”,我做了个真实测试:每天用它听 1.5 小时运动音乐(音量 50%-60%),偶尔接 2-3 个电话,从满电到剩余 10% 用了 6 天,折算下来续航大概 9.5 小时,接近官方数据 ——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周充一次完全够。电池仓容量没给具体数据,但给耳机充一次电大概 1 小时充满,应急充 10 分钟能听 1.5 小时,临时要去跑步也不用等满电。

3. 防水 & 通话:IPX7 防暴雨,大风天打电话清晰吗?

运动耳机绕不开 “防水”,雷登 F5 是 IPX7 级(能在 1 米水深浸泡 30 分钟),实测我在健身房练椭圆机出了一身汗,耳机机身全是汗渍,擦干净后功能完全正常;周末遇到小雨,戴着跑步 20 分钟,也没出现杂音或断连。

通话方面,它有 AI 降噪 + 抗风燥,我在江边骑行时(风速大概 3-4 级)给朋友打电话,对方说 “比你上次用的耳机清楚多了,几乎没风声”;在健身房(人多嘈杂)通话,背景的器械碰撞声被过滤了大半,只有凑近说话的声音能被收录 —— 这对需要运动时接工作电话的人太实用了。

1. 挂脖部分的硅胶材质在夏天极度闷热时,偶尔会有点粘脖子,建议后续可以做透气孔设计;

2. 蓝牙 6.0 连接稳定性不错(10 米内无遮挡不断连),但如果中间隔了 2 面墙,会有偶尔的卡顿,不过运动时基本不会离手机太远,影响不大;

3. 电池仓如果能做小一圈,放运动背包的侧兜会更省空间。

购买建议:谁该冲这款?

如果你是马拉松、跑步、骑行等长时运动爱好者,或者讨厌入耳式闷汗、头戴式笨重的人,又或者预算在百元左右,想找一款 “续航够长、佩戴舒服、功能实用” 的运动耳机 —— 雷登 F5 绝对值得试。最后说句实在的:作为科技博主,我不喜欢刻意吹产品,但雷登 F5 让我觉得 “百元价位找对了痛点”—— 运动耳机不用追求多极致的 HiFi 音质,能做到 “戴得舒服、用得省心、关键时刻不掉链”,就已经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