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你身边那5个人,就是你未来的样子

作者介绍:薛铁鏻(ICF认证MCC教练),教练吧(Coach8)创始人,曾任新高教集团副总裁、水晶石数字科技集团副总裁、

作者介绍:薛铁鏻(ICF认证MCC教练),教练吧(Coach8)创始人,曾任新高教集团副总裁、水晶石数字科技集团副总裁、金牛和瑞投资合伙人;中国传媒大学客座讲师;LUXX Profile大师级分析师&中国区首席讲师 ;乐高 Serious Work认证引导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练头部企业客户超过60家。

我在昆明的住所附近,有一家我常去的咖啡馆。

我喜欢那里的安静,也喜欢在角落里,不动声色地观察。就在上个周末,我目睹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能量场”对比。

在我左手边那桌,坐着三四个年轻人,他们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热烈地讨论着一个什么新媒体项目。

我能听到“Sora”、“AI工作流”、“矩阵打法”这样的词。他们的状态是亢奋的、专注的,整个桌子都散发着一种“向上”的、滚烫的能量。

而在我右手边不远处,同样是几个人,从我坐下到离开,他们谈论的主题始终没变:抱怨老板的愚蠢、吐槽房价的离谱、以及哪个共同朋友的八卦。他们的姿态是松弛的,但那种松弛里,透着一股“向下”的、泄了气的倦怠。

那一刻,一个我早已熟知,却在那个场景下被瞬间“点亮”的念头,猛地砸进了我的脑海——

“你,就是你最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值。”

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甚至都快听出茧子了。但我想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严重低估了这句话的“残酷性”。

它不是一句“鸡汤”,它是一个“铁律”。

它不是一个“比喻”,它是一种近乎物理和生物层面的“环境法则”。

今天,我想和你深入地聊一聊,这个被我称为“社交圈黑猩猩定律”的现象——

为什么你身边的那5个人,真的会“决定”你未来的样子?

以及,我们该如何在这场“无形”的塑造中,夺回自己的“人生主动权”。

第一章:“社交圈黑猩猩定律”

你无法抵抗的“环境引力”

为什么是“黑猩猩”?

因为在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里,一只黑猩猩的地位、行为、乃至生存几率,都和它所属的那个小群体,息息相关。它会本能地模仿群体领袖的行为,以此来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

我们人类,一点也没比它们高级多少。

我们的大脑里,同样内置了这套“求生程序”。我们“归属”一个群体的渴望,远远大于“成为我们自己”的渴望。

这种“环境引力”,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在“慢性”地重塑你:

1、“能量场”的同频共振

这可能是最玄,但也是最根本的一点。

万物皆有频率。你是一个“能量场”,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是一个“能量场”。

当你长时间和一群“低频”的人待在一起——他们习惯抱怨、嫉妒、推卸责任——你的能量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拉低到和他们“同频”的状态。

你本是一个积极的人,但听多了“这事儿没戏”、“太难了”,你也会开始变得畏首畏尾。

你本是一个善良的人,但看多了“勾心斗角”、“互踩上位”,你也会开始怀疑“好人没好报”。

环境,在定义你的“能量基准线”。你无法在一个“沼泽地”里,活出一身“清爽”。

2、“认知”的锚定效应

你那5个人,决定了你的“认知天花板”。

如果你身边的5个人,月收入都是八千,那么“月入两万”,在你眼里,可能就是遥不可及的“人生巅峰”。

如果你身边的5个人,月收入都是十万,那么“月入两万”,在你看来,可能就是“生存危机”。

看到区别了吗?你的“圈子”,为你设置了一个“认知锚点”。

他们对“正常”、“可能”和“极限”的定义,会潜移默化地,成为你的定义。他们看待世界的高度,就是你所能看到的“全世界”。

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之外的钱;你永远也过不上,你圈子认知之外的生活。

3、 “行为”的镜像模仿

这是最表层,也是最直接的。

你身边的5个人都在健身和阅读,你就算再“懒”,大概率也会办张健身卡,拿起几本书。

你身边的5个人都在刷短视频和打游戏,你就算再“自律”,你的“心流”时间,也会被无情地“碎片化”。

因为“格格不入”,是人类最深的恐惧之一。

为了融入群体,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群体的“标准行为”。

这,就是“社交圈黑猩猩定律”的残酷之处。它像一个“社交恒温器”,如果你设定的温度是20度,而你是一个30度的“热源”,这个系统会拼命地把你“冷却”到20度。反之亦然。

你,终将成为你的“环境”。

第二章:你的“致命圈子”

三种必须“拉黑”的人

聊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到一阵“恐慌”。

别急。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冲出去”,而是“停下来”,做一次彻底的“社交圈审计”。

在我的教练实践中,我发现,有三种“人”,是构建“致命圈子”的主力军。他们就像你人生能量场里的“黑洞”,在无声地吞噬你。

1、“能量吸血鬼”

特征:他们是“负能量”的永动机。

口头禅:“太惨了”、“没意思”、“凭什么”、“还不是因为......”

杀伤力:他们不解决任何问题,他们只“生产”问题。和他们聊半小时,你感觉自己像刚跑完一场马拉松,身心俱疲。他们吸走你的“精气神”,来喂养他们自己的“受害者剧本”。

2、“旧地图领航员”

特征:他们活在“过去”,并试图把你一起拖回去。

口头禅:“我们那时候......”、“这事儿我早就试过了,没用”、“安安稳稳的,比什么都强。”

杀伤力:他们用自己的“失败经验”,来“阉割”你的“未来可能”。他们害怕你“变化”,因为你的“变化”,会映照出他们的“停滞”。他们是“好心”的,但这份“好心”,是“剧毒”的。

3、“精致的表演者”

特征:他们热衷于“混圈子”,痴迷于“人脉”。

口头禅:“我认识那个谁谁谁......”、“这个局你一定要去......”

杀伤力:他们看起来“链接”很广,但没有任何“深度”。他们把你当成一个“资源”或“标签”,而不是一个“人”。和他们在一起,你永远在“表演”,永远在“交换”,但你永远感觉不到“真实”的连接。

请你,现在,立刻,拿出纸笔,或者打开备忘录,写下你过去一个月里,交流最频繁的5个人的名字。

然后,诚实地问自己:

他们,属于上面哪一种?

和他们相处后,我是感觉被“充电”了,还是被“放电”了?

我,在多大程度上,正在“成为”他们?

这个“审计”的过程,会很痛苦,甚至会让你“毛骨悚然”。但,看清真相,是改变的第一步。

第三章:“向内修行”

你,才是那个“破局点”

好了,最难的部分结束了。

现在,你可能有一个更“要命”的问题:“铁鳞,我发现我身边都是这样的人,我该怎么办?难道我要和他们‘绝交’吗?”

这,恰恰是我们“旧地图”里,最常见的“错误答案”。

我们总以为,解决圈子的问题,是“向外”的——是去“认识”更牛的人,是去“挤进”更高的圈层。

但正如我在《别再“混圈子”了》那篇文章里所说:真正的人脉,是“吸引”来的,不是“混”来的。

你无法“混进”一个你配不上的圈子。就算你侥幸挤进去了,你也会因为“能量失衡”和“认知错位”,而被无情地“排挤”出来。

所以,真正的“破局点”,永远是,也只能是——“向内修行”。

你,必须先成为那个,你自己都想“交往”的人。

>>>修行一:从“物理隔离”到“能量结界”

对于那些“能量吸血鬼”,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物理隔离”。

减少无效的饭局。学会说“不”。

退出无意义的闲聊群。你的时间,远比你想象的更宝贵。

设置你的“社交底线”。如果一场对话,开始了3分钟,还在“抱怨”,你有权“打断”它,或者“离开”它。

这不是“无情”,这是对你自己生命能量的“负责”。你必须先“保护”好你的“能量”,才能谈“创造”。

>>> 修行二:用“高维输入”,替换“低维噪音”

如果你发现,你身边的5个人,无法给你“向上”的滋养,那么,请你立刻开始,“主动”去链接那些“高维”的人。

这种“链接”,甚至不需要是“物理”的。

你的“Top 5”,可以是5本经典著作。每天和查理·芒格、纳瓦尔“对话”半小时,你的“认知”早就换了天地。

你的“Top 5”,可以是5个你深度关注的、真正有洞见的“博主”。(就像你现在在读我的文章一样)

你的“Top 5”,可以是5个你付费加入的“高品质社群”。(就像我创立的Coach8)

你读什么、看什么、听什么,就是在“邀请”什么样的人,进入你的“精神圈层”。

用“高维度的信息”,去“冲刷”你大脑里,那些来自“低维度圈子”的“认知垃圾”。

>>>修行三:成为你自己的“源头”

这是最难,但也是最“治本”的一步。

与其去“寻找”那个“对”的圈子,不如去“创造”一个“对”的圈子。

你觉得身边没人爱读书?你可以发起一个“读书会”。

你觉得身边没人聊“成长”?你可以开始写你的“公众号”,去“吸引”那些和你“同频”的人。

你觉得身边没人能“带”你?你可以像我当年创立Coach8一样,自己去“成为”那个“源头”,去“给予”,去“分享”。

当你开始“发光”时,你就不再需要“寻找”光了。你,就是那个“灯塔”。那些在黑暗中,同样渴望“光”的人,会循着你的光,主动向你“靠拢”。

结语:你的“选择”,就是你的“未来”

聊到这里,我想把视角,最终拉回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当下”。

昆明的天气,总是这么不疾不徐。它给了我们很多“留白”,让我们有时间去“选择”。

你,无法选择你的“出生”,但你,100%可以选择,和谁“同行”。

你身边那5个人,就是你对自己“人生标准”的“默许”。

和“抱怨者”同行,你的人生,将充满“借口”;

和“观望者”同行,你的人生,将充满“遗憾”;

和“受害者”同行,你的人生,将充满“痛苦”;

而和“奔跑者”同行,你的人生,才会充满“可能”。

所以,从今天起,别再“将就”了。

去“审计”你的圈子,去“清理”你的能量场,去“链接”那些能让你“燃烧”的人。

因为,你未来的样子,不在别处。

它,就藏在你今天,所“选择”的那5个“倒影”里。

- 互动一下 -

今天的分享,是否让你有“当头一棒”的感觉?

请你,勇敢地,在评论区里写下:

1、你“审计”完你的“Top 5”,你最大的“发现”是什么?

2、从明天起,你决定为你的“社交圈”,做出的第一个“改变”是什么?(哪怕只是“退出一个群”或“约一个“高能量”的朋友”)

写下你的“觉察”和“行动”,这是你“夺回”人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