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这辈子没跟人红过脸,唯独在今年中秋家宴上,把搪瓷酒杯往桌上一墩,酒洒了半杯在桌布上,说要把老房子过户给大儿媳李娟的时候,俩儿子差点掀了桌子。

先说老周家的情况吧,普通得像你家楼下那户邻居。老周今年 68,退休前是木器厂的木工,手上老茧厚得能磨破砂纸,说话慢声慢气,唯独护着老伴王秀兰。王秀兰前年摔了一跤,腿不利索了,走路得拄拐,日常全靠大儿媳李娟搭把手。俩儿子,大儿子周明比二儿子周强大三岁,周明性子随老周,闷葫芦一个,在小区门口开了家修鞋铺,挣得不多但稳当;周强脑子活,跟人合伙开了家建材店,平时忙得脚不沾地,逢年过节才回趟家,每次回来都拎着大包小包,说话嗓门也大,总觉得自己是家里最有出息的。
中秋这天,李娟一大早就来了,拎着刚买的螃蟹和活虾,进了厨房就没出来。王秀兰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着李娟在厨房忙碌的背影,跟老周念叨:“娟儿这孩子,太实在了,昨天刚帮我洗了床单,今天又来忙活。” 老周没说话,只是摸了摸口袋里的房产证,叹了口气。
中午 12 点,周强带着媳妇和孩子来了,一进门就喊:“爸,妈,我回来了!” 手里拎着几盒月饼和营养品,往茶几上一放,就坐在沙发上刷手机。周明也从修鞋铺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给孩子买的玩具车,递给周强的儿子:“浩浩,拿着玩。”
饭桌上,菜摆了满满一桌,有李娟做的红烧鱼、糖醋排骨,还有老周爱吃的炒蚕蛹。大家边吃边聊,周强说起自己店里最近生意不错,要再招两个人,周明只是偶尔应一声,低头给李娟夹菜。王秀兰看着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脸上笑开了花。
吃到一半,老周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跟你们说个事,我和你妈商量好了,准备把老房子过户给娟儿。”
这话一出口,饭桌上瞬间安静了。周强手里的筷子 “啪” 地掉在地上,瞪大了眼睛:“爸,您说啥?过户给李娟?她是外人啊,这房子怎么也得给我和哥啊!” 周明也愣住了,看着老周:“爸,这…… 这不合适吧,娟儿是儿媳,房子给她,别人该说闲话了。”

李娟也急了,放下碗:“爸,妈,你们别这样,房子我不能要,还是给大哥或者强子吧。”
老周没理俩儿子,只是看着李娟:“娟儿,这房子你必须拿着,我和你妈都商量好了,这是我们的心意。”
周强急得站起来,指着李娟:“是不是你跟我爸我妈说啥了?你是不是盼着我们家的房子呢?” 李娟眼圈红了,咬着嘴唇没说话。王秀兰看不过去,拄着拐站起来:“强子,你别冤枉娟儿,这是我和你爸的主意,跟娟儿没关系!”
“妈,您怎么也糊涂了?” 周强嗓门更大了,“这房子是咱家的根儿,怎么能给一个外人?就算要给,也得给我和哥,我哥老实,我还能帮衬着,给她算怎么回事?”
老周脸色沉了下来:“强子,你闭嘴!娟儿是不是外人,我们心里清楚,轮不到你说!” 周强还想反驳,被媳妇拉了一把,才不情愿地坐下,但脸色还是很难看。
家宴不欢而散,周强饭都没吃完,带着媳妇孩子就走了,走的时候还撂下一句:“爸,您要是真这么做,以后这个家我就不回了!” 周明也叹了口气,跟老周说:“爸,您再想想,这事太突然了。” 说完,也带着李娟走了。
看着俩儿子都走了,王秀兰抹起了眼泪:“老周,你说咱们这么做,是不是错了?孩子们都不高兴了。” 老周拍了拍王秀兰的手:“没错,他们现在不明白,以后会明白的,娟儿这孩子,值得我们这么做。”
其实,老周和王秀兰心里藏着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只有他们和李娟知道。
三年前,周明查出了慢性肾衰竭,需要长期透析,医药费每个月就要好几千。周明怕家里人担心,没敢告诉任何人,包括周强。李娟知道后,没哭没闹,只是默默扛起了所有。她白天在超市打工,晚上回家照顾周明,还要帮王秀兰做家务。为了给周明凑医药费,她偷偷把自己的金镯子卖了,还跟娘家借了两万块钱。

有一次,周明透析回来,浑身没力气,躺在沙发上睡着了。李娟蹲在地上,给周明揉腿,眼泪掉在周明的裤子上。老周和王秀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想帮衬,可手里没多少积蓄,只能偶尔给李娟塞点钱,李娟每次都不要,说:“爸,妈,你们的钱留着自己花,我能行。”
去年冬天,王秀兰感冒引发了肺炎,住院了。那时候周强在外地谈生意,赶不回来,周明又在透析,照顾王秀兰的担子全落在了李娟身上。李娟白天在医院守着王秀兰,晚上回家给周明做饭,再赶回医院。有一次,李娟累得在医院走廊睡着了,被护士叫醒,她揉了揉眼睛,又去给王秀兰擦身子。
老周看着李娟这么辛苦,心里不是滋味。他跟王秀兰商量:“娟儿这孩子,对咱们家太好了,周明的病还不知道要拖多久,咱们得给娟儿留点保障,这老房子过户给她,以后就算我们不在了,她也有个地方住。” 王秀兰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娟儿是个好姑娘,不能让她受委屈。”
可他们没想到,这个决定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周强自从家宴后,就没再回过家,也没给老周和王秀兰打电话。周明心里也不是滋味,他知道李娟辛苦,可他也觉得房子过户给李娟,会让周强有想法,影响兄弟感情。
过了半个月,老周的生日到了。老周本来不想过生日,可王秀兰说:“还是过吧,说不定强子会回来。” 李娟一大早就来了,买了蛋糕和菜,在厨房忙活。中午,周明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生日蛋糕,递给老周:“爸,生日快乐。” 老周接过蛋糕,笑了笑:“谢谢你,明儿。”

眼看快到下午了,周强还没来。老周叹了口气:“强子这孩子,还在生我的气。”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王秀兰赶紧让老周去开门,以为是周强来了。开门一看,是周强的媳妇,手里拎着一个蛋糕和一些水果。
“爸,妈,生日快乐。” 周强的媳妇笑着说,“强子本来想来的,可店里临时有点事,走不开,让我替他来看看你们。” 老周点点头:“没事,让他忙吧。”
吃饭的时候,周强的媳妇犹豫了半天,跟老周说:“爸,其实强子也不是真的生气,就是觉得您把房子给娟儿姐,有点不公平。他总说,他是家里的二儿子,虽然平时忙,可也没少给家里花钱,您怎么也得考虑考虑他。”
老周放下筷子,看着周强的媳妇:“我知道强子心里不舒服,可他不知道,周明的病已经三年了,每个月都要透析,医药费都是娟儿在凑。娟儿白天打工,晚上照顾周明,还要照顾你妈,她受了多少苦,你们谁知道?我把房子过户给她,不是偏心,是想给她留点保障,万一以后我和你妈不在了,周明的病再加重,娟儿也有个地方住,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周强的媳妇愣住了,她不知道周明得了这么重的病,也不知道李娟这么辛苦。她沉默了半天,跟老周说:“爸,对不起,我和强子都不知道这些事,是我们错怪娟儿姐了。我回去跟强子说说,让他来给您和妈道歉。”
第二天,周强来了。他一进门,就给老周和王秀兰鞠了一躬:“爸,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冤枉娟儿姐,也不该跟您发脾气。” 老周看着周强,叹了口气:“强子,不是爸偏心,是你不知道家里的情况。你哥的病,娟儿的辛苦,你都没看到。以后,你要多帮帮你哥和娟儿,一家人,要互相扶持。”

周强点点头:“爸,我知道了,以后我会常回来,帮衬着家里。哥的医药费,我也会承担一部分。” 周明看着周强,笑了笑:“强子,谢谢你。” 李娟也红了眼圈:“强子,以前的事,别往心里去。”
又过了一个月,老周和王秀兰带着李娟去了房产局,把老房子过户给了李娟。周强和周明都陪着去了,周强笑着说:“娟儿姐,以后这房子就是你的了,你可得好好照顾我爸我妈。” 李娟点点头:“我会的,强子,谢谢你。”
现在,老周家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周强每个月都会回来看老周和王秀兰,还会给周明带些营养品,帮周明看修鞋铺。李娟还是像以前一样,照顾着周明和王秀兰,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有一次,老周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着李娟在厨房忙碌的背影,跟王秀兰说:“你看,娟儿这孩子,就是咱们家的福气。” 王秀兰点点头:“是啊,有娟儿在,咱们放心。”
其实,家从来不是争对错、论得失的地方,而是互相理解、互相扶持的港湾。老周把房子过户给李娟,不是偏心,而是对李娟的认可和心疼。而周强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道歉和帮衬,也让这个家更加温暖。生活或许有很多困难,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能克服所有难关,过上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