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条新闻,挺扎心的。
重庆一位初中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忽然情绪失控,冲着所有家长发飙:都给我滚!

后来学校调查说,她是因为学生饭卡问题,多次沟通无果,情绪彻底崩了。

你说这事儿,听着荒唐吧?
可要是真干过班主任的都懂:那不是一时冲动,那是情绪积压了太久。
前段时间还有一位小学老师,因为学生问了句妈妈签名行不行,她当场破防:爸爸妈妈死了就不用签!

听起来很过分,但背后其实是那种长期被压榨的心理疲惫。
学校最后调离了她的岗位,也算是一种解脱。
这些极端的情绪爆发,正在提醒我们一个被忽视的事实:
老师,也快撑不住了。
有研究团队统计过从2000年到2022年全国50万名教师的数据,结果挺吓人:
每6个老师里,就有1个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这个比例,和学生差不多,甚至比医生、公务员还高。
其中,三四十岁的中学老师是重灾区:因为正是事业最忙、家庭最累的阶段。
一边要带班、做行政、写材料;
一边要照顾家里老人、孩子,还得应付手机里永远响个不停的家长群。
说实话,现在对老师来说,上课反而成了最轻松的事儿。
比起教学,更多的精力都耗在写不完的PPT、填不完的表、应付不完的检查、以及一堆鸡毛蒜皮的琐事上。
晚上十一二点还在群里改资料,早上六点又得起床备课。
有人说老师有寒暑假,可真干过的人都知道,那是假象。
培训、备课、值班、检查、各种活动安排……
假期只是换个地方加班罢了。
网络上有句话挺扎心的:
只有考上编制的那一刻是快乐的,之后就开始一边抑郁,一边不敢轻生。
听着沉重,但很多老师都默默点了赞。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自己情绪出事,不只是害了家人,也可能连累整个学校。
所以大家都在硬撑,嘴上说没事,其实早就快不行了。
现实中也确实有老师,课堂上突然晕倒,学生还在底下笑。
有的老师因为请假看病,被家长骂影响孩子成绩。
教育原本是一个需要爱和耐心的职业,可现在,很多老师只能靠意志力在撑。
园丁都在流泪,花儿又怎么会盛开?
所以啊,我们真的该换个角度看看老师。
他们不是圣人,不是万能的。
别动不动就要求老师,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情绪稳定,还得耐心如佛。
这世上没有这么完美的人。
其实老师群体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培训、不是口号,而是理解与减负。
领导少摊派点无关教学的任务,别什么都要老师来凑数。

家长少一点苛责,别老想着挑刺。

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也多给点理解,别一句干不了就别干就把人推向绝境。
老师们如果觉得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真没必要硬扛,和朋友聊聊、去咨询一下都行。
我们总在讲学生心理健康,可别忘了,老师的心理健康,才是教育的根。
有人说,老师要学会冷处理:
学会划水、学会爱自己。
听起来消极,其实是一种无奈的自救。

教育不该是一场耗尽热情的拉锯战,而该是一种彼此理解的陪伴。
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再看到老师崩溃的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