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大军区时代,坦克3师、16军32师的师部机关,为何先后驻防四平?

大军区时代,坦克3师、16军32师的师部机关,为何先后驻防四平?提及四平,绝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网上带有东北风格的搞笑视频
大军区时代,坦克3师、16军32师的师部机关,为何先后驻防四平?

提及四平,绝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网上带有东北风格的搞笑视频。实则不然,四平是一座红色底蕴深厚的英雄城市。遥想解放战争时期,四战四平威名传,英雄部队百炼成钢,有力的牵制了敌有生力量,为东北全境的解放打下了有力的基础。此外,四平也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四平

在大军区时代,坦克第3师、第16军32师先后驻防于此。那么,坦克第3师、第16军32师为何驻防于此?四平又有哪些优势先后成为坦克第3师、第16军32师的师部所在地?且看本智者为大家说道一二。

在此之前,本智者带大家简要了解一下坦克第3师、第16军32师的基本情况,如下所示:

坦克第3师

1950年11月,坦克第3师成立,该师是以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为基础成立的,首任军政主官系孙三、李治州,师部驻防辽西四平(后因辽西省撤销,四平改隶吉林省),时辖坦克第5、第6团和摩步团、摩步炮兵团及师直单位。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血脉尊贵,带有秀延12区红军游击队、米西红军基干游击队的红军血统。

▲原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旧照

1952年6月,战车第3师(1951年3月改称,后于1953年3月复称坦克第3师)开抵抗美援朝前线。在朝期间,坦克第3师历经267次战斗,在实战中得到了极大的历练。离朝回国后,坦克第3师长期隶属于沈阳军区装甲兵,直至1983年1月改隶第39集团军,师部仍驻防四平。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坦克第3师执行装甲兵编制。

第16军32师

1949年3月,第11军32师宣告成立,何正文、卢南樵分任该师首任军政主官。该师的老底子是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第8旅,带有八路军的血统,在抗日战争中屡立功勋,诞生了“马定夫爱民模范连”等英模单位。解放战争时期,第32师及其前身部队奋勇争先、勇立潮头,取得歼敌11.7万的优异战绩。

1950年7月,第11军撤编,军部及直属队参与海军青岛基地建设。1951年3月,第11军军部重建,第32师复归该军。9月,第32师进行了现代化步兵师改装,苏式装备占比很大。10月,第11军再度撤编。11月,第32师转隶第16军。紧接着,第32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8年4月,第32师奉命班师回国,师部定点四平。1967年2月,第38军军部奉命由通化迁驻河北保定。稍后不久,第16军32师(后改番号为第48师)师部迁驻第38军军部,即大名鼎鼎的“飞机楼”。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16军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第48师执行北方乙种师编制。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第48师执行摩步旅编制。

▲原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48师纪念章旧照

书归正传,在本智者看来,坦克第3师、第16军32师先后驻防四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四平地理位置优越,属于典型的兵家必争之地;

倘若你翻开东北地图,就会发现东北平原东西两侧分别被长白山脉、大兴安岭(辽西山地)阻隔,形成了一条南北狭长的走廊。四平的重要性非常之特殊,恰恰位于南北走廊中最狭窄的关键点附近。此话怎讲?由沈阳出发,通往长春、哈尔滨的陆路通道,到了四平之后,被该地东辽河上游谷地及周边相对低矮的丘陵所约束。

▲四平地理位置及地形图

再从四平本身的地理位置而言,不仅是辽、吉、蒙三省(自治区)的交界处,还处于吉东低山丘陵与辽河平原过渡地带。这也就决定了四平的地形复杂多样性,涵盖了平原、山地、丘陵、台地、砂滩等地形。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为了争夺四平展开了激烈的反复争夺,足以说明此地是典型事故兵家必争之地。

二、四平交通条件极为便利,此乃野战部队理想的驻防地;

结合原因一,我们可以知道四平是东北腹地交通的咽喉要地。在此,本智者详细的介绍一下四平的交通条件。四平是哈大、平齐、四梅铁路的交汇点,可谓是四通八达、互通有无,位列东北地区十大客货混合编组站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四平一昼夜的编组和客货列车可达百余列之多,如此发达的运力,可以说是野战部队理想的驻防地。

纵观古今中外,无论军事科技怎样发展,最基本的山川形胜之便、交通机动之利,无疑是能够取得战争胜负的重要筹码,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兵家定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不难理解第16军32师、坦克第3师的师部机关,为何先后驻防于四平了。

▲原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装甲第3旅演练旧照

一言以蔽之,四平是兵家必争之地,理应有精兵劲旅驻防之。2011年,装甲第3师拆分为装甲第3旅、机步第202旅。2012年,摩步第48旅整编为轻型机步第48旅。2017年新一轮军改,装甲第3旅撤编,机步第202旅、轻型机步第48旅改隶北部战区陆军第78集团军。此为后话,本智者暂且不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