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元宵节,贾母无意间说出了一个贾府的痛处,这也是贾家败落的原因

贾府后期,衰败之像频见,大家族的气数已然接近尾声,书中多次给出谶语和伏笔来暗示,然而沉浸在奢华靡费中的贾府中人却浑然不觉

贾府后期,衰败之像频见,大家族的气数已然接近尾声,书中多次给出谶语和伏笔来暗示,然而沉浸在奢华靡费中的贾府中人却浑然不觉,依然声色犬马,极尽淫乐之事。所有人的穷奢极欲更像是末日的狂欢,在毫无防备的欢呼中迎来大厦的倾倒。然而异像频繁显现,衰败早已渗透在贾府的日常之中,贾母就曾无意间说出贾府的一个痛处,这也是贾家败落的一个原因。

贾府最后一次过元宵节的时候,排场门面依然如前,但贾府的实际状况早已不似从前。贾母在宴席上看到贾府众人后,无意间说了一句类似谶语的话,而这句话却也是贾府公开的一个秘密。

于是邢夫人王夫人之中夹着宝玉,宝钗等姐妹在西边,挨次下去便是娄氏带着贾菌,尤氏李纨夹着贾兰,下面横头便是贾蓉之妻。

贾母看到这些人员排列之后心中应该是有所思的,当贾珍进来说让贾蓉留下来斟酒,贾母便说了一句很意味深长的话。

贾珍忙答应了,又笑说:“留下蓉儿斟酒才是。”贾母笑道:“正是忘了他。”贾珍答应了一个“是”,便转身带领贾琏等出来。二人自是欢喜,便命人将贾琮贾璜各自送回家去,便邀了贾琏去追欢买笑,不在话下。 这里贾母笑道:“我正想着虽然这些人取乐,竟没一对双全的,就忘了蓉儿。这可全了,蓉儿就合你媳妇坐在一处,倒也团圆了。

贾母说的这句,“竟没一对儿双全的”很是不明觉厉。仔细梳理一下贾府后期的这些人员状况,确实很令人脊背发凉。

首先贾府的这些成家的男女,不是死丈夫就是死老婆。宁府里从贾敬开始,所有的男丁原配夫人都去世了,而且越往后越凄凉,到贾蓉这里已经濒临绝后了。荣府里,贾赦原配夫人去世了,双全的只剩下贾政和贾琏,而贾琏也是一直盼着死老婆的,王熙凤后期的身体状况确实也不怎么乐观。

贾家有望崛起的人似乎只有贾兰和贾菌这两个人,书里说: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甲戌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甲戌眉批: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说的就是贾兰和贾菌,而这两个人却都早早的丧父了。贾兰不用说了,他和寡母李纨大家都很熟悉,而贾菌书里也有介绍:这贾菌亦系荣国府近派的重孙,其母亦少寡,独守着贾菌。贾菌的状况和贾兰简直一模一样。

夫妻不双全,这是贾府后期的一大痛处,自古就有家和万事兴的说法,贾府的这些小家庭不双全,大家庭肯定兴旺不了。续弦的这些人,显然跟正妻是没办法比的,而少了男丁的这些小家庭,子嗣问题也就戛然而止了。

很显然,所有贾府这些不双全的小家庭,后期再没有出现新的子嗣,更甚至,不光是这些不双全小家庭,就是那些双全的家庭,后来也再没有过新生命的诞生。这也是贾府后期所面临的最严重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子嗣问题。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在死人,却没有诞生过一个新的生命,这是件非常可怕的事。

更可怕的是,贾府所有成婚的这些小家庭,除了贾政和王夫人看着好似一对儿正常的夫妻,其他的夫妻关系都不正常,夫妻两个人,不是貌合神离就是一方无原则的迁就另一方,根本不像是共同经营家庭的正常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男女两个,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行,而两个人不往同一个方向努力也不行,家迟早是要散。小家庭不和谐,大家庭就不会兴旺,子嗣问题亦是如此。贾母指出的“夫妻不双全”正是贾府的一大痛处,而这也正是导致贾家灭亡的最根本的原因,贾家后期在根源上出了问题,不论是子嗣和家业,迟早是要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