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什么西汉七十多年才反击匈奴,而唐朝立国没几年就能打败突厥?

其实,这和双方实力对比、打击方式、建国后难易程度等都有关系。其一,匈奴比突厥更加团结、调动有效。秦汉之交,北方草原上的匈

其实,这和双方实力对比、打击方式、建国后难易程度等都有关系。

其一,匈奴比突厥更加团结、调动有效。

秦汉之交,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也正在走向强大,汉朝建立后,匈奴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草原上的大一统。

匈奴虽然比不上中原王朝组织的严密和有效,但在草原上已经是相当可以了,匈奴单于可以调动匈奴的各个部落的军队。

相比于匈奴,突厥差远了,在唐朝建立后,草原上的突厥却分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实力已经下降。

东突厥内部同样不团结,不仅有突厥大可汗,还有小可汗、以及薛延陀等部,当时的草原,又称草原十八部,并不是清一色的突厥人。

匈奴远比突厥强悍,打起来更难。

其二,西汉建国时情况比唐朝更难。

秦朝统一前,战国七雄已经互相攻伐了400多年,秦朝统一后才十几年,又进入战乱状态,根本就没有得到休整,而且秦朝繁重的徭役本身就造成人口的减少和经济下行。

秦末和楚汉战争,又打了多年。汉朝建立时,已经是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状态。

由于长达几百年的战乱和长期的分裂,汉朝并没有能力用强力缝合,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不得不分封诸侯国,实行郡国并行制作为过渡。

汉朝建立后内部并不平静,刘邦去世后,吕后控制实权,刘吕之间明争暗斗,休养生息的同时也有内耗。

吕后去世,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诸侯国逐渐做大,文帝时期就有淮南王刘长的叛乱,景帝时期更是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吴楚七国之乱,为了平叛,甚至向商人借钱。

文景时期在积攒国力的同时也在消耗国力,这些内耗,都使得汉朝不得不用更长时间休养生息。

唐朝就不同了,隋炀帝杨广搜刮钱财,建了很多大粮仓,这些粮食吃到唐朝还没有吃完,也就意味着不需要老百姓缴纳赋税也够用些日子,休养生息需要花费的时间更短。

唐朝统一后,除了皇权之争时小范围的玄武门之变,并没有大的动荡,国力得以快速恢复,国情也比汉朝好得多。

其三,西汉和唐朝的出击距离、规模和对敌人的了解程度不同。

汉朝之前,中原对周边了解的有限,并没有系统性的认知,直到汉武帝时期通过张骞凿空西域等一系列行动,才得以知道。

对匈奴了解的也有限,并没有多少汉人进入匈奴,这些都决定了汉朝打击匈奴,属于不知彼的状态,并不太好打。

唐朝就不同了,经过汉朝以及之后魏晋南北朝,对草原上的情况了如指掌,大量汉人进入草原,汉人和草原上的人都不陌生,有利于知己知彼。

汉朝打匈奴,纯属一国之力的出击,匈奴却能从西域回血,给匈奴提供兵员和粮草。

唐朝打突厥,除了分化瓦解并联合他们内部的薛延陀等部,还有很多汉人势力提供帮助,减少了难度。

其四,战略目的不同,实际控制效果不同。

汉朝打匈奴,是为了击败匈奴,解除北方的威胁,拓展战略缓冲区。

汉朝打下来的河套、河西走廊,建造城池,迁徙人口驻守,形成实控,这些都增加了难度和付出。

唐朝打突厥,不管是打败东突厥还是西突厥,只是击败他们让草原部落臣服,继续让他们生活在原来的地方,任用他们的首领。

这样不需要更多的付出,但这种羁縻统治非常不稳固,经常有反复,一旦唐朝放松管控或力量下降,就迅速脱离掌握,远不如西汉的实际掌控更加牢固。

所以,相比于西汉,唐朝打草原看似更容易,实际上却没有像汉朝那样真正的长期掌控,效果远不如西汉。

对此,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