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李纨带着人到王熙凤屋里,讨要成立诗社的启动资金。
王熙凤绝顶聪明,马上知道她的来意。

尽管她要知道要掏银子,但是也不能让李纨白得了便宜,于是当众给她算了一笔账。整体算下来,一年收入四五百两银子,而李纨房里总共不到10个人,足够她拿出一点来贴补诗社。
王熙凤说的很巧妙,也很精彩:
“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
从王熙凤所说可知,李纨生活富裕,除了给的多之外,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她屋里的丫环不到5个人。
抛开两人斗嘴不多,只说王熙凤透露的重要信息:
李纨屋里,除了自己和儿子贾兰之外,丫环仆人应该不到8个人。
王夫人撵走晴雯时,顺路查看,看到贾兰的奶妈很妖乔,直接开走,所以屋里应该不到7个人。不到7人,意味着最多6个人
根据小厮兴儿向尤二姐、尤三姐所说,按照荣国府里的规矩,少爷们未成亲之前,屋里要先放两个丫环伏侍,所以还要减少2人。
总共算下来,李纨身边最多只有4个丫环。
这个数量比起林黛玉等人,少得可怜。
林黛玉一进荣国府,贾母看她身边只有一个奶妈和一个丫环,先是把自己身边的丫环鹦哥赏给林黛玉,尔后按照贾家小姐的标准配备。配备情况具体如下:
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红楼梦》第三回)
按照这个数量计算,至少有11个人。
进入大观园后,这个数量又有所增加。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众人搬进大观园后,各房又加派了人手。原文写道:
每一处添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除各人奶娘亲随丫鬟不算外,另有专管收拾打扫的。
所以,按照林黛玉房里的人来计算,她身边至少有17个丫环婆子。
李纨随着大家一起搬进大观园,若是按照标准配备,她房里还能再增加4个丫环。
所以李纨只有4个丫环,不仅表明她自己的人少,还表明搬进大观园时,她没有要新添的丫环婆子。
为什么会这样,论身份,李纨并不逊于众人。
李纨是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出身于诗书之家。
嫁入荣国府后,“贾母王夫人因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伏”。
作为贾珠之妻,是王夫人房里的第一人,如果贾珠不死,王夫人当家,她是管家少奶奶。一定也会如王熙凤一样前呼后拥。
那么,为何只给她只有4个丫环呢?
事实上,这是标配。因为同样身份的王熙凤也只有4个丫环。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王熙凤跟贾琏翻旧账时说过这样一番话:
“我也是一场痴心白使了。我真个的还等钱作什么,不过为的是日用出的多,进的少。这屋里有的没的,我和你姑爷一月的月钱,再连上四个丫头的月钱,通共一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三五天的使用呢。”
李纨跟王熙凤一样的标准,这难道就是真相?
肯定不是,因为王熙凤除了丫环之外,还有陪房和干女儿之类的一大群可供使用的“编外员工”。
所以,李纨只配4个丫环定有隐因。
仔细比较她和王熙凤的丫环,不难看出,她只配4个丫环,是标准配备,更是严守规矩。
荣国府里,李纨是一个可怜人,她完全没有必要如何严守规矩。
一个细节透露,她这样严守规矩其实另有所图。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芒种节当天,众人在大观园里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王熙凤打发贾宝玉房里当差的小红办差,回来之后,看中她的办事能力,想将她调到自己房里当差,并让她当自己的干女儿,小红拒绝时,王熙凤意识到不对劲,问起她是谁的女儿时,李纨笑着说:“你原来不认得他?她是林之孝之女。”
这件事奇怪不?王熙凤不知道林红玉的身份,李纨却知道。
这种情况不合情理。李纨为何知道林红玉的家庭情况?肯定不是关心林红玉。
她了解林红玉的情况,是因为她在时刻关注着林之孝夫妇管家的情况。以此推测,李纨实际上是始终关注管家群体的情况。
她手里没有左右人事的权力,但是这并不妨碍她了解观察管家群体。
李纨关注管家群体,本质是为自己重新当管家少奶奶做准备。想通这层逻辑后,就能得出一个让人不易觉察的真相——李纨同王熙凤一样只配四个丫环,眼下是守规矩,将来就是立规矩。也就是说李纨始终在为掌管宁国府一族做准备。
贾府没落后,李纨和儿子贾兰没有受到牵连。
从李纨的判词推测,贾兰当了官,李纨披上了凤冠霞帔,成了一家之主。
站到人生巅峰,李纨当初的守规矩就是不折不扣的立规矩。
掩卷深思,其实大多数应该如李纨一样,守规矩不仅仅是守,更是为了将来立规矩,这种运用规矩的智慧,值得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