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车间里,静电服的蓝色身影在流水线旁穿梭,贴片机嗡嗡的节奏里,藏着电子厂最真实的模样——这里不只有重复的操作,更有一群踏实干活的人,把零件拼成一个个手机、耳机,也拼着自己的日子。

流水线上的小李是最常见的普工,双手捏着镊子,把米粒大的电容精准贴在电路板上。刚来时总贴歪,老员工教他“盯着基准线,手腕别晃”,现在他一小时能贴三百多个,手指磨出层薄茧,却能熟练区分十几款元件。午休时他总带自家腌的咸菜,分给工友就着食堂的米饭吃,笑着说“比外卖香”。
车间角落的质检区,王姐戴着放大镜坐了五年。她的活儿是“挑刺”:焊点有没有虚焊、屏幕有没有暗点,连包装标签贴歪一毫米都要返工。新人总嫌她严,她却掏出个笔记本,上面记着“2024年3月,漏检3个虚焊件返工,损失两百”。有次小李的板子被她打回,她蹲下来教:“这里焊锡少了,手机用着会黑屏,咱得对买的人负责。”
设备维护的老周是车间的“定海神针”,背着工具包巡检时,听声音就知道贴片机有没有问题。去年新上的智能检测机,年轻人学了一周没摸透,他跟着工程师泡了三天,不仅会调试还编了简易保养手册。他总说“机器跟人一样,得懂它的脾气”,现在车间里几个年轻人都跟着他学技术,每月多拿几百技能津贴。
车间的广播总在下班时响起,小李会把当天贴好的电路板数一遍,王姐核对完质检记录才锁抽屉,老周最后检查一遍设备电源。更衣室里,大家扯掉静电帽,聊着孩子的作业、今晚的菜价,蓝色的静电服上还沾着点焊锡灰,却藏着最实在的踏实。
这里的活儿要细心,这里的人懂互助。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有人把简单的事做精,把普通的日子过稳——这就是电子厂里最真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