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招财猫鱼:它不是猫,是水里威武又呆萌的“猫脸”大胃王

招财猫鱼,作为典型的热带淡水鱼,其学名为红尾护头鲿,又有红尾鲶、狗崽鲸、军舰鸭嘴等别称。它原产于南美洲,以其优美的形态、

招财猫鱼,作为典型的热带淡水鱼,其学名为红尾护头鲿,又有红尾鲶、狗崽鲸、军舰鸭嘴等别称。它原产于南美洲,以其优美的形态、优雅的体态,备受人们青睐,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究招财猫鱼究竟如何分辨公母!

物种论述

招财猫鱼,堪称声名远扬的观赏鱼。其学名为红尾护头鲿,亦有红尾鲶、狗崽鲸、军舰鸭嘴等诸多别称。

在生物分类学的范畴内,它隶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鲶形目、油鲶科、护头鲿属,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

招财猫鱼凭借其优美的形态、优雅的体态,深受人们的喜爱与青睐。故而,它常常被作为观赏鱼,饲养于鱼缸、水族箱亦或是水族馆之中。

形态特征

招财猫鱼身形延长,体态宽扁。其形体别具特色,有高背与平背之别。高背者,背部隆起如丘,线条挺拔而不失流畅;平背者,背部平整似川,轮廓柔和且尽显优雅。

它生有三对洁白的触须。其中一对尤为修长,向后伸展,直至尾柄中部,宛如灵动的丝绦。

招财猫鱼的背鳍与胸鳍颇为发达,二者前缘皆生有一根硬棘。此外,脂鳍与背鳍亦较为发达,在游动时协同发力,助力它在水中自在穿梭。

其体色搭配和谐而鲜明。背部呈灰黑色;腹部则如皑皑白雪般洁白无瑕,纯净而明亮。背鳍与尾鳍绽放出桔红色的光彩;而其余各鳍皆为蓝黑色,与其他部位的色彩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水下画卷。

分布范围

招财猫鱼,其原生地位于亚马逊河流域以及奥里诺科河流域,具体涵盖巴西、圭亚那、委内瑞拉、秘鲁等国家。这些地域水域广袤,生态多样,为招财猫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

如今,招财猫鱼多被作为观赏鱼进行饲养,并且凭借其独特的魅力,被广泛引种至世界各个角落。在鱼类爱好者的圈子里,招财猫鱼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大名如雷贯耳。

实际上,招财猫鱼正是观赏鱼领域中声名赫赫的狗仔鲸。它以其独特的外观、灵动的游姿,成为了众多观赏鱼爱好者心中的宠儿,在观赏鱼的舞台上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生活习性

1、夜行性:招财猫是夜行性鱼类,生性惧光,白天常群居于水体底层荫蔽处,夜晚活跃,但经多年人工养殖后夜行习性已发生改变。

2、肉食性:招财猫是肉食性鱼类,性情凶暴,喜食活物和肉块等动物性饲料,尤喜捕食小鱼,人工养殖时可投喂粒径大的配合饲料。

3、广适性:招财猫是广适性鱼类,最适水温22~28℃,最喜pH值6、硬度5的弱酸性软水,忌碱性水,水质过差容易出现蒙眼和翻鳃。

繁殖方式

招财猫鱼是卵生鱼类,通常3~4龄可达性成熟,自然条件下每年繁殖1次,人工饲养时每年繁殖1~2次,产卵量2000~10000粒,水温26~28℃时3~5天孵化。

分辨公母

1、体型:公招财猫鱼的体型较修长,整体线条较流畅;母招财猫鱼的体型较短胖,腹部较圆润。

2、鱼鳍:公招财猫鱼的背鳍和臀鳍较尖长、粗壮;母招财猫鱼的背鳍和臀鳍相对较短、圆钝。

3、泄殖孔:公招财猫鱼的泄殖孔较小,呈细长状;母招财猫鱼的泄殖孔较大,尤其是繁殖期更明显。

4、行为:公招财猫鱼的的领地意识较强,性情凶猛;母招财猫鱼的领地意识较弱,性情较温顺。

食用价值

招财猫鱼(红尾鲶)主要作为观赏鱼饲养,一般不作为食用鱼。

原因

体型较大:成年个体可达1米,饲养成本高,不适合食用。

肉质普通:肉质与常见食用鱼相比无明显优势。

饲养目的:因其外形独特,被人们视为吉祥象征,多用于观赏和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