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外媒报道称,一艘用于科研性质的“无人半潜式武库舰”在某造船厂露出了它的真容,不过这篇文章并没有刊登真实的商业卫星照片,而是放了一张CG想象图。
那么咱们到底有没有在造无人武库舰?首先是咱们是拥有现成的技术。从文章披露出的信息来看,这是一艘长度大约为65米的三体式船型,在船体舯部、甲板上搭载了48个垂直发射单元。
这些相关技术其实已经在“虎鲸”号三体无人船上应用过了,所以技术上是没有任何问题。
再看需求,有人作战舰艇的垂发系统是相对有限的,而且也不能在一艘船上堆很多的垂发。一个是风险太大,一个是成本过高。而无人武库舰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就相当于有人作战舰艇的海上弹药库。

055大驱扮演“战场指挥官”,负责对空警戒、目标识别与火力分配,无人武库舰则作为“专职火力平台”,在055大驱的远程指挥下执行打击任务。
而且非常的灵活,执行对陆打击时,无人武库舰的48个垂发单元可以全部携带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而在执行反舰任务时,则换成反舰导弹,凭借着其独特的低可探测性设计,能悄无声息地潜入100公里内的危险区域,对敌方舰队发起饱和式攻击。
另外,无人武库舰还能为航母编队构建出多层次、分布式防御体系,进而大幅度提高咱们航母编队的防御能力。

武库舰概念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90年代,美国海军就曾提出过武库舰的设想,希望打造一种携带大量导弹的浮动弹药库。
当时美军计划建造满载排水量1.2万吨、搭载500个MK-41垂发单元的“海上弹药库”,但是后来因“功能单一、生存能力差”黯然下马。
现如今咱们用分布式、多任务、高协同的设计思路,将武库舰从概念变成了现实,既保证了单舰火力密度,又避免了“火力过度集中”的风险。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无人武库舰的功能相对单一,海军现代化更应侧重于升级和增强现有主战舰艇的能力,而不是依赖全新的专用平台。
评论列表